一次成功移植和一次失敗移植對比我總共移植了兩次,第一次失敗(血值小於0.5),第二次移植,目前只能說著床成功了(第八天抽血血值212)。把我這兩次移植的前前後後都捋了捋,做了個對比,僅供姐妹們隨便看看。
第一次移植:(2021.10月中下)是移植的D5鮮囊胚,等級4AB。
第二次移植:(2022.1月上)走的自然復甦週期,D5凍囊胚,等級4BB+。兩個胚胎是同一批促排卵所得。
2021.9月15成都西囡入院體檢,所有體檢報告中僅維生素D缺乏,其他都沒問題。
第一次移植:
有補充2-3周維生素D(用量是800-1200單位/天),但沒有做宮腔鏡檢查和胰島素抵抗(這兩個體檢是額外的,一般醫生不得建議做)。
第二次移植:
將子宮內膜炎治療好了,並且吃二甲雙胍和控糖一個月,維生素D持續補充。做了內膜容受性評估B超,復甦的時候醫生有開藥改善子宮血流量。
第一次移植:
在9月有每天認真運動,但是促排之後就沒有運動了,取卵之後休息幾天就移植鮮胚,幾乎無任何準備。
第二次移植:
有提前兩個月開始泡腳,每天晚上泡30分鐘左右,泡到微微出汗。有規律的艾灸,喝水量達到了2000-3000mL/天。除了正常上班走路外,比較少額外運動(就復甦期間有幾天抱佛腳了)。
第一次移植:
鮮胚是直接進去移植的,移植前打了一支達必佳,移植後第2、4兩天也打了一支達必佳。移植時,估計是憋尿不太夠,還是體位不對,當時感覺B超醫生找了挺長時間的,還問我知不知道自己子宮是什麼位?我說不知道。
然後植入胚胎的時候,能感覺到有根細細的管子刮蹭內膜的感覺,不算痛,但有點不舒服。移植後在觀察室躺了接近30分鐘,然後又回10樓休息室做了中醫筋皮貼治療半小時,還開了10天幫助著床的中藥,然後就回家了。
第二次移植:
移植前幾分鐘注射了一小支阿託西班,移植的時候憋尿太多了,還讓我去尿了20秒,結果還是說很多,但是這次醫生很快就把胚胎放進去了,我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移植後在觀察室休息了15分鐘,回休息室做了中醫筋皮貼治療+輸液阿託西班,輸液期間睡著了,大概在休息室休息了2小時,沒有開中藥,直接回家。
第一次移植後:
在家先躺了兩天(活動量1000步),白天偶爾睡覺,晚上有點失眠。然後3-4天在家正常生活,也沒有出去散步啥的。前幾天由於激素影響,感覺總是餓,吃得有點沒節制。
第5天開始上班,然後慢慢出現了腰痠、背痛、屁股痛等症狀。出現過胸脹痛+乳頭刺痛,幾天後胸變硬了;晚上有做過有顏色的夢,自己也看過小電影緩解(沒緩解到);經常打遊戲;有出現過小肚子刺痛(東疼一下,西疼一下);上班後久坐,導致渾身難受、腰痠背痛等。
第二次移植後:
1-8天在家休息,第8天抽血OK後開始正常上班。第1天在家躺著玩,第二天開始每天有出去散步,沒有具體規定,就是看心情。其中第3天下午出去散步的時候,剛走到小區門口,突然覺得小腹右側,走路或者轉身有點拉扯的輕痛感,然後就回去臥床休息,第二天早上就沒有了。
第二次移植後幾乎無症狀,除了便祕,胸始終軟軟的,沒有脹或者疼痛,沒有做有顏色的夢,也沒有腰痠背痛等不適。
(1)身體的大環境對移植成功起著決定性作用(宮腔環境、胰島素抵抗問題等)。所以很多移植失敗了都會建議做個宮腔鏡、胰島素抵抗等檢查,為下次移植掃清障礙。
(2)我覺得我第一次不著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躺太多了,沒活動。因為第一次是鮮胚移植,剛取完了雌二醇會比較高,真的容易血栓。所以,躺1-2天就夠了,後面還是要定時活動才對身體有利,也利於胚胎著床。
(3)我是前位子宮,我第一次可能是憋尿不夠,子宮沒有被膀胱壓迫呈正位(依然有彎度),所以才會感覺到細管刮蹭的感覺,而第二次移植就沒有感覺。所以移植時憋尿要憋好,這樣才更利於醫生觀察、尋找最佳位置和放置胚胎。
(4)移植了出來可以的話,還是在醫院多躺一躺(2小時左右吧)。
(5)不要太在意移植後的症狀,舒服你就可以到處走走看看,不舒服你就躺著養(根據自身情況適量運動就好)。大概率來說,移植的頭幾天各種胸痛啊、小腹刺痛啥的,是激素的原因,不一定跟胚胎著床有關,所以有沒有症狀都不要焦慮。
(6)最後說一說關於中藥/中醫調理幫助著床的問題吧,我個人感覺這個時候中醫只能錦上添花,最關鍵的還是身體適合胚胎著床條件和胚胎質量。好了,暫時就這些吧,祝所有姐妹都開出高血值,孕育的路上一切順利。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