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腎炎患者早期典型症狀是蛋白尿,大量蛋白持續漏出,會造成腎小球基底膜孔隙越來越大,加速腎小球纖維化甚至硬化的情況,因此需要在平常飲食中減少外在蛋白質的攝入,以免加重蛋白尿,一碗毛豆、綠豌豆、土豆分別含有18.46克、8.24克、7.86克蛋白質,除了這三種含蛋白最高的蔬菜外,菠菜、羽衣甘藍、甜菜葉、玉米、南瓜、洋薊、蘆筍等等蔬菜都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腎炎患者平時飲食應該注意。

其實低蛋白飲食並不就是含蛋白低的食物,低蛋白主要是在攝入量要控制好,而選擇還是要選擇含優質的蛋白質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腎小球腎炎在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1. 低蛋白飲食,腎臟疾病患者需要保證每日食物中的蛋白質總量低於每公斤體重0.5克,低蛋白飲食主要吃素食為主,在低蛋白的基礎上,要保證維生素的攝入,因此可以多吃蘋果、芹菜、冬瓜、粳米、面等;
- 2. 高蛋白飲食,腎臟病有高蛋白血尿症狀在沒有腎功能不全的情況下,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攝入總量以每公斤體重1.5~2克,可選擇瘦肉、黑魚、鯉魚、蛋類等,但不要吃動物內臟,富含植物蛋白的豆類也要少吃為宜;
- 3. 低脂肪飲食,腎功能不全以及血脂升高的腎臟疾病患者,平日飲食要以低脂肪飲食為主,食物要挑選油脂、膽固醇含量低的,比如海藻、紫菜、山楂、洋蔥、木耳、芹菜等,而油應該多吃植物油;
- 4. 高熱量飲食,慢性腎炎、慢性腎衰且並無糖尿病病發的患者,可以多吃些甜點、糖類,以保證熱量的供給充足,可以在飯間加餐進食;
- 5. 低鹽飲食,各類腎臟疾病伴有水腫、高血壓的患者,應每天保持食物中含鹽量低於5克,具體的標準建議根據身體實際情況由醫生制定。
腎炎要遵循的飲食原則為:優質低蛋白、低鹽、低磷、低動物脂肪、低鉀、高熱量飲食的原則,優質蛋白主要存在於雞蛋、瘦肉、牛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