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臉上奶蘚和溼疹的圖片有什麼區別?

新生兒臉上奶蘚和溼疹的圖片沒有任何的區別,因為新生兒奶蘚和溼疹是同一種病症,主要表現為面頰部瘙癢性紅斑,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尖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搔抓、摩擦後很快形成糜爛、滲出和結痂的情況,常見於嬰兒的面部和額頭處,還有頸、腕、四肢等等位置都是奶蘚的高發區域。

奶蘚和溼疹沒有區別

新生兒臉上奶蘚又叫做嬰兒溼疹,發病的原因還尚不明確,最主要的還是於父母的遺傳有較大的關係,也有可能是面板對體內外致敏因子具有較高敏感性,對某些物質易於發生過敏反應,一般2-3月左右的寶寶發病率最高,到了一歲之後這種症狀就會自然消退,以下是造成過敏的原因:

  • 1.寶寶是過敏體質:寶寶可能對於媽媽的母乳有過敏反應,例如媽媽平時吃海鮮類的本身就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 2.寶寶穿的過多:寶寶化纖、毛織品等衣服,受到肥皂的刺激可是非常容易引起奶癬,所以不要過於擔心寶寶著涼;
  • 3.先天原因:約有3/4的患者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疾病病史,一般父母是過敏體質,寶寶就很容易過敏患奶蘚。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造成奶蘚可能的一些原因,給寶寶治療的時候要注意寶寶面板比較嫩,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奶癬部位,應使用溫水清洗,不可用肥皂水或熱水燙洗,寶寶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避免寶寶搔抓。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