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治療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成熟的卵子,女方需要使用促排卵藥物讓原本要閉鎖凋亡的卵泡也一起發育成熟,醫生常常會用到個體化促排卵方案。常用的方案有短方案、長方案等,這兩種方案有哪些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短方案和長方案區別
適用物件不同
- 1. 短方案:適用於年齡大、卵巢功能不良或卵巢儲備功能比較弱的患者;
- 2. 長方案:主要適用於年齡小於35歲,身體情況比較理想,卵巢儲備功能正常的患者。
時間安排不同
- 1. 短方案:患者月經後開始注射降調節針,整體時間可能為10天左右;
- 2. 長方案:通常在患者黃體期時開始注射降調節針,可能需要12-14天或更長時間。
流程不同
- 1. 短方案:患者邊降調節、邊促排卵,基本上降調節針與促排卵時間間隔1-2天,觀察卵泡大小、雌激素水平,均滿足條件後即可注射夜針36個小時左右取卵,後期與長方案相同;
- 2. 長方案:注射降調節針後排卵監測觀察到卵泡數比較多並比較齊,則滿足啟動時機,可開始應用促排卵藥物,平均10天左右的時間,之後開始注射夜針進行扳機,扳機後36小時取卵。

長方案用藥時間長,費用增加,卵巢過度刺激率增加。相比之下,短方案更靈活,用藥時間短,但是獲卵數目少,臨床妊娠率低。總之,很難說長方案好還是短方案好,不論是哪一種方案,都是以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前提條件來進行選取。並不是說別人選擇哪個方案成功受孕就選擇那個方案,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