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大備孕四個月(前三個月就是白費功夫),老二備孕一個月,老大女兒老二兒子。我個人的經驗——無論備孕還是生男生女,確認排卵日,乃至排卵的時刻,至關重要!可能很多姐妹會覺得這是廢話,但是知道和真正去做之間還有些差距——比如我懷老大備孕的前三個月都是無用功。只有確定了排卵日才能安排AA的時間,增加好孕的機會。也只有確定了排卵日才能合理安排AA的時間,增加小精子X或者Y存活的機率。
基礎體溫用於初步判斷排卵區間或排卵日。基礎體溫法對我這種例假不規律的人來說非常實,相對準確的,每個月低溫期突然有一天特別低,然後進入高溫期,特別低的那天就是排卵日。
我用了手機記錄基礎體溫,知道我堅持記錄了多久嗎?一年零三個月!也就是記錄了450天左右,我從15年9月開始記錄,幾乎一天不差,記錄到17年1月懷上老二。
450天的每個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測體溫,很多人可能覺得很難,但是隻要你想做,一定能堅持,只需要幾秒鐘。這麼能堅持,都想給自己點個贊。當然這個方法只是幫助你找到自己的排卵規律,並無法準確告訴你到底哪個時刻排卵,這就需要以下方法輔助。
用排卵試紙可以將你的排卵日鎖定在24-48小時。在懷老大時備孕的最後一個月知道要找排卵日了,買了大把試紙來測,結果沒用幾條就中了。
當時測到強陽就安排了功課,後面還補課,具體那一次功課中的不得而知,但是證明了只要測到排卵區間,受孕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B超監測可以鎖定排卵時刻,看到卵泡是不是成熟,還是已經排掉了。這個需要做陰超,不建議反覆的去做,最好在排卵試紙測出強陽的24小時左右去醫院監測一下,這樣就基本鎖定排卵的時刻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觀察白帶拉絲,觀察的情況容易因人而異,影響判斷,所以推薦以上三種相對比較客觀、直觀的方法。
想要一個男寶或想要一個女寶,都是個人意願,都很正常,我覺得並不是有這個想法就一定是重男輕女或者重女輕男,如果一定要選男或選女,99%的準爸爸或準媽媽都有自己的偏好。那麼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如何增大機率,滿足自己的心願。
分享之前想跟大家宣告一下,一個小生命的產生是一個值得敬畏又充滿神奇的過程,除非藉助現代的醫學,否則任何人為的選擇機率都不可能是100%,以下的分享唯有增加機率,若能如願則皆大歡喜,若不能如願,請大家一定要尊重每一個生命,即使只是小小的胚胎。
言歸正傳,當利用前述的三種方法確定了排卵日乃至排卵時刻之後,就可以安排AA啦。
做到以下幾點,懷上男寶的機率更大哦。
排卵日前禁慾
如果想要男寶寶,在上次例假結束到排卵日AA前請禁慾,養精蓄銳,Y精子在被釋放的那一刻會異常英勇和活力十足,馬達全開,更容易接近卵子妹妹。
讓準媽媽先GC
首先前戲做足,讓YD更加溼潤,分泌物更適合Y精子游動。儘量讓準媽媽先GC,GC時會分泌大量分泌物,這時YD中的鹼性環境大於酸性環境,Y更遊刃有餘,能跑到提供卵子的人旁邊的機率大大增加。
SJ深一點再深一點
準媽媽GC之後,準爸爸可以隨時的SJ啦,這時候在小精子們出來的那一瞬間,儘量深一點,再深一點……往宮頸口送Y一程。論速度Y絕對比X有優勢,但是YD裡的酸性環境對Y是最大的威脅,只有儘量縮短Y在YD中游的距離和時間,才能最大限度的確保Y的安全,增加Y的成功率。
避開排卵日當天AA
如果想要女寶寶,在上次例假結束到排卵日前無需禁慾,反倒可以多安排幾次,儘量避開排卵當日AA,可以安排在排卵之前的24或48小時,也就是試紙測出強陽的時候,因為X精子的生命比Y精子更長一點,等到排卵時可能有更多的X在等待著提供卵子的人妹。
讓準爸爸先GC
與生男寶相反,X更喜歡YD的酸性環境,也更能適應酸性環境,因此無需準媽媽分泌大量的分泌物準爸爸就可以先GC,這樣能夠讓Y大量的消耗掉,自然就有更多的X能跑到提供卵子的人旁邊啦。
SJ淺一點
準爸爸SJ時位置可以稍微淺一點,給X更多的時間慢慢遊過去,畢竟X的速度比不上Y,只能靠環境勝出了,以此增加X的成功率。
無論想要男寶寶還是女寶寶,我們只能幫到這裡了,剩下的就看小蝌蚪們自己啦,安心的等待好孕。如果一次沒中,分析一下原因,下個月再戰,一切正常的情況下一兩個月應該就能懷上啦!期待你的好訊息哦!懷上老二的那一個月真的做足了所有的準備,以前也有過誤區,我一併寫下,避免各位踩雷:
以前聽人說屁股墊高容易受孕。這個屁股墊不墊高真的因自身情況而異,如果是子宮前位/前置還墊高,那麼就是在X和Y面前豎起來大山。如果是子宮後置/後位的姐妹,還是建議AA完之後把屁股墊高。我就是子宮前位,所以AA完之後趴著睡了一會兒才起來,保證小蝌蚪們順利游過去。
排卵試紙測到強陽說明24-48小時內會排卵,只有當強陽轉弱時才更接近排卵的時刻。我懷老大時就是看到試紙強陽以為馬上排卵就AA了,所以應該時X精子等了好久等到了提供卵子的人,那時候Y早就被酸死了,哈哈哈。
白帶拉絲成透明狀、延展性好只是易孕期的第一天,白帶拉絲的最後一天才更接近排卵日。雖然現在寫下來只有這麼短短几千字,但是當時做了很多功課,這幾千字是經驗,也是精髓和精華,甚至說是祕訣,各位拿走不謝。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