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一代試管嬰兒一次過,2年不孕1促1移成功經驗分享

先大概說一下自己的情況,本人27,老公28,和老公於2016年領證,2017年擺酒。如果2017年的時候親戚朋友們問我,什麼時候生孩子我會很從容地告訴別人我不急,還早呢,所以一直都是避孕的(現在想想也挺搞笑的,其實曾經有古話說,不要總說這種不要寶寶的話,不然寶寶會不來的,那時候我還完全不信)

備孕是個漫長的過程

竟也成了懷孕困難戶

到了2018年年初,我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開始有了生個寶寶請假來暫時逃避工作的想法。事實證明,這種靠孩子逃避的藉口也要不得,只會搞得自己壓力更大。我從18年年初起正式備孕,從一開始我就做了很多功課,因此我很早便知道了一系列測排卵的辦法,並且每個月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排卵時間。就這樣排卵期功課試了半年左右,沒有任何音訊。我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老公了。

家裡有親戚是婦科醫生,於是我開始頻繁地去她那裡報道,她告訴我,你們才備孕半年,沒必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因此檢查也只是在排卵期做了幾次B超監測卵泡而已。時間一晃到了2018年10月,我要求給我做全套檢查(性激素六項、白帶全套、宮頸TCT等),也帶老公去做了精子質量檢查。結果查出來,老公沒什麼問題(我老公真是被我折騰,由於我不相信第一家醫院的結果,還換了醫院讓他做了兩遍檢查)。

而我查出來支原體陽性、泌乳素高出了標準的2倍。醫生懷疑我是有垂體微腺瘤導致的泌乳素高,因此又讓我去神經內科做一個增強核磁共振MRI。起初對這個病不太瞭解,一聽醫生說是腦子裡的垂體可能有個瘤就很緊張。但後來聽醫生說以及自己瞭解,才知道,雖然垂體是影響內分泌的,微腺瘤會導致排卵不正常,但是吃藥也就是溴隱亭就可以控制。更何況很多人發現垂體微腺瘤是因為長期不來月經,我還沒有這種情況,每月月經正常,排卵也都能監測地到。

做完核磁共振確診為垂體微腺瘤,大小2mm*3mm,這個大小吃藥控制就可以了。至此我開始了每天吃溴隱亭的生活,有些人吃這個藥會有頭暈等副作用,而我沒有,但是我的體重一直在逐步上升,雖然也沒有到偏重的地步,但我回頭想想和長期服用此藥也有關係。除了吃溴隱亭,我還到了上海比較有名的岳陽醫院求醫,因為岳陽有一位張醫生,專治垂體瘤。我吃了將近3個月的中藥。

溴隱亭能控制體內激素分泌的情況

到了19年年初,治療垂體微腺瘤後的幾個月還是沒有動靜,期間我有複查泌乳素,已降到正常值。這時我已經對備孕這件事感到很煩躁,身邊誰誰誰比我晚結婚的懷孕了生孩子了我也聽不得。工作和備孕的雙重壓力時常讓我覺得透不過氣。我覺得我泌乳素已正常,又按排卵期同房,可能不孕還有別的原因,於是我主動要求醫生給我做輸卵管造影。

才發現是輸卵管不孕

我在19年2月做了造影,造影結果顯示右側完全堵塞,左側只有一小段顯影。至此,我不孕的原因也比較清晰了,主要還是我的輸卵管不通暢。我於同月做了導絲介入,術後提示雙側輸卵管已疏通,醫生要求我這幾個月儘快懷孕。順便提下我輸卵管導絲介入手術的感受,造影過程能夠忍受,只是在注入藥水的時候痛一下。

而導絲介入確實讓我吃了不少苦,沒有麻藥,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隻是覺得術中肚子非常痛,痛經的10幾倍吧,並且術後還痛了近一小時。當時我就覺得自己為了懷孕太不容易了,哪知道這並不是終點。19年3月起,我又開始了積極備孕。為了鞏固輸卵管術後效果,我又經介紹到了曙光醫院齊主任處開中藥。又過了3個月,到了19年6月。齊主任告訴我輸卵管疏通手術的效果是半年,如果半年沒有懷孕,輸卵管又會漸漸變得淤堵,之後可能就要尋求試管的幫助了。

我告訴了媽媽醫生的說法,起初我並不想做試管,總覺得自己和老公年紀還輕,而且關於試管的苦也聽說了不少,心裡有害怕也有不甘。媽媽很開明,不排斥試管,覺得凡事都要遵醫囑。在我最後一次到中醫那兒複診的時候,我又問她,“如果輸卵管又堵了的話,我不用嘗試一下宮腹腔鏡等方法嗎,直接試管嗎?”

齊主任看出了我對試管的猶豫,告訴我“首先輸卵管是一根極細的管子,並不建議我多折騰,其次即使是試管,也是越年輕成功率越高的。你不能一條道走到黑,你現在只是硬體不好,不要等到軟體也不好,再去嘗試。”這番話對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吧,很感謝齊主任,堅定了我試管的決心。

至此踏上試管之路

19年6月時,我已基本定下了之後進行試管的醫院。在上海試管的選擇大致集中在三家醫院,集愛(紅房子)、九院和仁濟北院,考慮到地理位置以及有朋友在仁濟成功的經驗,於是決定選擇仁濟。本打算到19年9月也就是輸卵管疏通後半年正式到仁濟報道,但朋友告訴我其實可以稍微早點去,因為前幾個月都是在做準備,當中的染色體報告需要等待一個月。

不孕後嘗試試管技術

我媽媽也鼓勵我早點去醫院檢查,她是一名教師,有寒暑假,希望能在暑假陪伴我進行促排、取卵這些相對比較痛苦的過程。於是我6月中旬就到了仁濟就診,初診選擇了趙主任,趙主任非常和善,脾氣很好,而且也不常停診。建議大家每次去都準備好自己想問的問題,趙主任一般都會給你耐心解答。

進周促排-取卵一把過

在7月正式建檔,定下了促排方案為OC+拮抗劑方案,OC即先服用達英21天,斷藥後幾天就會來月經,在月經2-3天直接進周開始打促排針。其實我關於這個方案也不是很理解,自己也做了一些功課,我本來以為我沒什麼其他問題的話應該是長方案。但在仁濟的幾次B超中,都提示我雙側卵巢疑似多囊,但我的月經和性激素六項又是很正常的。但我想醫生總有醫生的道理,也沒有多問。

在服用完21天達英後,8月份正式開始打促排針,同時我向單位申請了長病假,仁濟可提供相關病假證明,每次14天。這也是我自認為比較瞭解自己的一個選擇,雖然告訴了領導實情,單位裡也陸續會有同事知道,造成了無形的壓力。但相比這樣,我更擔心自己無法同時兼顧試管和強度較大的工作,到時候兩邊都做不好。

促排期間用藥均為普利康,打針只打了7天,我的卵泡就比較大了,後幾天加了思則凱,作用為抑制卵泡過早排出。7天后上了宣導課,白天一支達菲林,晚上一支HCG,後天就進行了取卵。8月27日為取卵當天,雖然是全麻但我還是很緊張,尤其是打完留置針那會。等著手術室醫生一個個叫名字進去,畢竟也是個全麻手術。

不得不感慨,麻醉真是個好發明,一開始還擔心自己麻醉不敏感什麼的,結果我剛躺上去,醫生才往我留置針裡輸麻藥,帶上吸氧裝置,5秒後我眼皮就沉了哈哈。醒來已在休息室裡躺著了。醫生告訴我取了15個,需要輸液3天。(14個以上需要輸液)我覺得取卵數量自己挺滿意的,不多不少,夠用也不至於腹水。一起取卵的姐妹大部分都挺多的,尤其是長方案的,20以上的不在少數。

我們拮抗劑方案畢竟只打了一週的針,基本都是15-17個。當然也有幾個不打麻藥的勇士,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卵泡不多。同天老公進行了取精,我們這個上午取精的老公全部合格,沒有需要額外進行二代試管的。

養囊成功三個

三天後到醫院聽取胚胎結果,我15配8。雖然達到了自己預想的及格線,差不多一半。但是聽完別人的我就瞬間不淡定了,有16配13,有22配18,還有28配26的。仁濟19年新的規定是隻能凍一個級別最好的,剩下都拿去養囊。我凍1個7個養囊,養囊結果3天后知道。這三天我還真是擔心了挺多的,因為我知道養囊很費胚胎,而且我受精情況也不是特別好,養囊就擔心更少了。

取卵後成功養囊三個

結果也果然不多,兩個D5囊胚,級別都是4BC,一個凍胚是8C3。我有3個寶寶啦,怎麼說呢,這個階段所有的結果只能說剛到及格線。胚胎數量和級別都是剛及格,稍微有點失望,因為我對自己和老公的身體都還是挺自信的,我除了輸卵管堵塞和垂體微腺瘤以外並沒有其他不好,老公精子質量也很好。

但仁濟的醫生和媽媽的話都讓我很快就調整好了,仁濟的醫生強調這3個胚胎能夠懷孕就好了,每一批卵泡的質量不一樣,不要去追究為什麼自己沒有那麼多胚胎。我媽媽也是告訴我,成功只需要1個。

移植凍囊胚順利過關

仁濟一般都是取卵後第二次月經複診確定移植時間,很少有能移鮮胚的。我覺得這也合理,給卵巢足夠的時間恢復,這期間也要調整自己的作息和飲食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寶寶。取卵後9天也就是9月3日我就來了第一次月經。在9-10月期間,我幾乎都自己做飯或在我爸媽家吃飯,不吃外賣,也大幅減少喝奶茶和咖啡的頻率。(在之前,我真是奶茶咖啡的忠實愛好者,尤其是工作的時候,不吸一杯都沒辦法繼續,上頭),並且每天泡腳20分鐘和運動30分鐘。

第二次月經為10月6日,於是我10月9日開始複診。7天吃補佳樂後B超複診,這裡有個小插曲,我沒聽清楚醫囑,補佳樂每天早中晚各吃2粒,也就是一天6粒,我也不知道我怎麼了聽成了早晚1粒,也就是說我每天只吃了2粒。迷迷糊糊的我第二次複診時趙主任的助理問我我才發現,在這裡還是勸大家每次一定要聽清醫囑尤其是用藥方法,可以帶筆或者在手機上記下來,有的時候吃的藥多了或者醫生語速太快真的會搞混。

還好還好菩薩保佑,我這7天雖然少服了很多藥,但B超顯示內膜厚度7.6A,還不錯,連趙主任都說我幸運。現在想來也是我的寶寶給我這個迷糊媽媽一次機會。還有我覺得和我吃榴蓮也有很大關係,有內膜漲不上去的可以嘗試一下。後來又做了幾次B超,內膜到了9.5A,醫生就定了5天后也就是10月28號移植。

到了移植的日子,我沒有取卵那天那麼緊張,但想到那麼久的過程終於要有個結果時,也難免很忐忑。移植前需要憋尿,手術室醫生強調要憋得比較急,但我是一個很容易有尿的人,所以我不想憋得太急會覺得不舒服,也不想一移植好就上廁所,因此我就憋到了有尿但不急的程度,這個大家自己把握。有尿的話醫生看的比較清楚,移植過程也會比較快。

移植凍囊胚順利過關

輪到我移植了,我躺上去後,醫生反覆確認了我的名字和我老公的名字。醫生只說了幾句話,“移植4BC囊胚一枚,胚胎解凍出來是好的”、“準備放了”、“放好了”。我可以看到螢幕上有一個小白點,這就是我的寶寶哈哈哈,螢幕定格,小白點已經在我肚子裡了,我竟然默默流了淚(此刻我是個林黛玉)。

醫生說5分鐘以後排尿,躺15分鐘就可以走了。當天移植的人不多,我們是上午唯一一批移植的,我移植結束是11點左右,我想著中午也沒人,不會趕我我就多躺一會吧。迷迷糊糊睡著了半個小時以後,我上了趟廁所,然後我決定再躺一會,前前後後躺了一個多小時吧。最後休息室包括我只有3個人(另外2個都是在我後面好幾個移植的),我一想我媽媽和老公還在外面等我,怕他們擔心,我就出去了。

回去的當天和之後的3天,我也是奉行躺躺躺的宗旨。之前我也大概做了下功課,基本分為兩派。正常生活派(醫生提倡的)VS一路躺著派,我選擇了後者。我本身就是很躺得住的人,而且很喜歡躺,床是我的好朋友啊。所以我覺得這樣比較適合我,我也比較心安。當然如果有小夥伴本身就躺不住,就不要硬躺,躺得全身痠痛也不好,還是那句話,沒有絕對的正確,都是自己選擇。

幸運大寶貝來了

從第1天起分泌物也很多,但是因為塞了雪諾酮,我也覺得很正常。我第3-4天的時候身體反應是有一些的,有針扎痛,但並不是小腹那裡,而是連著整個腰和背,一陣陣的痛。囊胚可以測出來的時間比較早,不算移植當天的第4天下午,我心血來潮測了一根金秀兒,(我是比較急的那種,比起測出來白板,熬著不測我會更難受,但大家還是自己決定要不要提早測,如果測出來白板影響心情,就得不償失了)一開始啥也沒看到,等幹了以後我總覺得有東西啊,哈哈。

我自嘲了一會,覺得應該是自帶的水印,畢竟我以前正常備孕的時候被金秀兒炸胡過,所以我決定第二天早上再測。第5天(不含移植當天)我起了個大早,我又看到它了!灰色的水印!我有點興奮,但還是很害怕白高興。然後測了體溫37.3、拿出了可麗藍,淺淺的十字,很快就出來了,這下我已經基本確定了,雖然這一天的大衛還啥也看不見。

成功受孕

激動後很快恢復了平靜,我等這個結果已經太久了,我早就做好了迎接好孕的準備。之後就每天一早醒了玩尿,盼望著一天天的加深。第11天到仁濟抽血,顯示HCG380.3miu/ML,讓第14天再來抽血查翻倍。第14天HCG1713miu/ML,翻倍良好,醫生就直接讓兩週後B超了。兩週後的b超,這個節點我也是比較緊張的,很多人一開始驗孕成功到了這個階段如果沒有胎心胎芽,又會失敗一批。

當聽到醫生說原始心管搏動有的那剎那,又有點想哭。寶寶有了胎心胎芽,一週後b超複查一切正常,就這樣我從仁濟畢了業。隨後就是建檔NT了,也很幸運,順利通過。孕13周算是平安度過孕早期,當然早期妊娠反應還是比較重的,吐的次數也很多,但每天依然大口吃飯。因為對於我來說,這根本不是什麼困難,心裡是開心的,都能克服,只希望寶寶健康。

分享下我的經驗總結

家人的支援

我爸媽在這個期間為我付出了很多,照顧我飲食、起居等等。我的老公雖然上文中提及的很少,但是經過之前的備孕和試管之路我也確信了他是值得託付一生的伴侶,他很照顧我的感受,一直都堅定地告訴我沒有關係、不要著急、讓我對自己有信心。另外還有我的婆婆,從未催過我要孩子,給我足夠的空間並且支援我的決定。正是有這樣的家人,可以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安心的試管。

不諱病忌醫

從不諱病忌醫,甚至會主動做檢查,選擇專業領域內比較有名的醫生並遵醫囑。

保持好狀態與心態

我一直以來比較瞭解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知道怎麼做會讓自己感到最舒服和安心。我移植前後都很確信自己的身體已經準備好了,我的寶寶也會努力的,良好的心態真的很重要。

移植前調理

移植前一個月調理身體,比如我做的運動泡腳註意飲食等,凡事貴在堅持。其實取卵前一個月也應該這樣做,養好卵泡,質比量重要。

移植前的身體狀態很重要

相信自己和醫生

不要因為別人的結果而影響自己的心情。每個來到生殖中心的人病因都不相同,打針、用藥、移植方案也不相同。不要四處打聽而懷疑自己、懷疑醫生。也不要過分關注胚胎數量和等級。

上文我有寫到我胚胎數量不多,而且囊胚中沒有所謂的一級胚胎(AA級、AB級、BB級),只有凍胚8C3還算優質胚胎。但我最後移植的是4BC囊胚,雖然醫生沒有這麼說過,但根據我自己的搜的一些資料,囊胚還是相對來說成功率比較高的。所謂的囊胚級別只是實驗室觀察級別,或者只能說長得不是很標緻,但並不代表之後在母體內發展地不好。

做了決定就不後悔

選擇了就不要後悔,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你還這麼年輕就要去試管,還有人會覺得為什麼非要要孩子不可呢。我也寫得挺清楚了我的客觀情況,選擇試管也是遵醫囑的一種表現。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在這個年紀就嘗試了試管,畢竟生殖中心有很多病友都很懊惱為啥年紀輕的時候沒有及時來。

當然孩子的到來是講究緣分的,但是相信科學也很重要。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對於我個人來說,首先我很喜歡小孩,其次我是一個自尊心比較強的人,很多時候是不甘,不甘自己不能有孩子吧。

做試管越早越好

有時間有能力且比較著急的話可以儘早選擇試管。我是身邊朋友包括病友中比較難得一次成功的,也驗證了生殖醫院說的試管成功率和年齡息息相關。我個人認為現在醫學這麼發達,可以不用把試管當作窮途末路最後的選擇。在努力嘗試過後,在合適的年齡去做,對心理和生理來說可能更輕鬆一些。

到此我的試管之路就告一段落了,一路走來,我經常埋怨上天不公,為什麼別人明明不要孩子那麼容易生,我卻偏偏這麼難。而如今,我覺得自己何等幸運,試管的一次成功,家人的包容都讓我覺得我是被偏愛的。我現在能夠很平淡地寫下這些,但是這2年備孕來的其中心酸可能只有我自己清楚,大家常說每個試管媽媽都是玻璃心我真的是深有體會,但無論如何請相信自己、相信寶寶、相信醫生。

試管一次成功受孕

另外,如果想好之後還是要寶寶的夫妻,我的建議是結婚後可以儘早嘗試不避孕,怎麼說呢,懷孕還是一門玄學,有的時候你想的很好,或者太刻意了,就容易沒有。當然如果是易孕體質、有自己規劃或是沒有計劃要寶寶的當我沒有說,這只是我自己的小建議。我之後還是要一步步闖關打怪,懷孕並不是終點,依然還是有很多操心的事。我的寶寶,感謝你選擇我成為你的媽媽,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好好地保護你。最後真誠地希望每位想成為母親的人都能夠得償所願!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