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不能吃山藥的三種人群,尤其糖尿病人可別天天食用

山藥也有禁忌人群,比如糖尿病人、過敏體質人群和便祕患者。山藥屬於根莖類植物,澱粉含量比較高,容易導致血糖升高,不利於糖尿病患者健康。山藥含有皁角素、植物鹼等成分,對於易過敏人群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食用後容易出現瘙癢、紅腫等情況。山藥也容易導致上火,腸道內水份會減少,因此會加重便祕的情況。

有三種人不適合吃山藥

不能吃山藥的三種人群

山藥是一種很常見的滋補食材,功效非常的多,中醫上講山藥是健脾補益、療五勞七傷,是大眾養生的佳品,很多人喜歡吃山藥,覺得口味清爽,營養豐富,看著很有食慾,然而家常的山藥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吃,尤其以下三種人群,千萬不能食用山藥:

1、糖尿病人

山藥屬於碳水化合物類食物,以澱粉和蛋白為主,對血糖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食用的。

2、過敏體質人群

山藥所含的皁角素和黏液中的植物鹼非常容易導致過敏,容易刺激面板,食用後會出現舌頭髮麻的情況。

3、便祕患者

因為山藥中的澱粉含量較高,而且山藥性熱,食用後會造成消化不良,不會改善便祕還會讓病情加重。

此外,山藥屬於滋補類中藥,故溼盛中滿或有實邪、積滯的患者不能使用,以免留置邪氣使病情加重。山藥也是臨床常用的中藥,如果是作為藥物使用,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盲目用藥,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吃山藥是祛溼還是助溼

吃山藥是祛溼的,傳統中醫認為,山藥具有補脾祛溼的功效,人體內的溼氣、垃圾毒素都要通過脾的運化功能排出體外,脾臟得到滋補之後,體內溼氣自然就會排出,但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反而會增加體內溼氣,想要山藥除溼效果發揮最佳,最好是配以薏米一同食用。

山藥作為食物,其可為人體提供的營養元素的量是有限的,無法達到治病的目的。而其作為中草藥使用時,單用山藥治療效果有限,需要搭配其他藥材從而起到治療效果,但溼盛中滿或者具有實邪、積滯的人群是禁止通過食用山藥來醫治疾病的。

山藥不能天天吃的原因

山藥的營養價值比較高,但是也不能每天食用,過量食用山藥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引起身體出現不適,對於腸胃不好的人群來說,過量食用也會出現這些狀況。

山藥不能天天吃

山藥作不同用途食用量之間有所差異,治療用量大概是15-30克,養生保健用量是10-20克,鮮山藥每天100-200克,營養學家認為,每天如果食用山藥超過300克,會導致肥胖的情況。

山藥常用於煎服15-30g入藥,炒後可增強山藥的補脾止瀉作用。脾胃虛弱,消渴多尿可以服用山藥燉豬肚食療調理,體內溼氣重可以吃山藥薏米粥健脾祛溼。脾虛伴有氣血虧虛的情況,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山藥羊肉湯調理。

常見食用中藥禁忌指南

中藥主要來自於動物、植物和一些礦物質,大多數都是天然成分,在不傷害人體的同時能夠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而中藥需要辯證看待,一些成分會影響部分人體健康,除了以上分享的不適合食用山藥的三大人群之外,以下還總結了一些常見中藥的禁忌人群:

中藥治療人體疾病效果顯著,各種藥材配合能夠發揮不同功效,由於藥性溫和,對於人體的影響也比較小,然而藥物中都含有一些特殊成分,所以並不適合所有人,避免在服用中藥後損傷身體,建議患者提前瞭解是否為其禁用人群。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