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8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結婚生子之後,因為自己要工作,帶孩子的任務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老人身上,無論是外公外婆還是爺爺奶奶,總之大多數都自願承擔帶孩子的這個任務。
老一輩的人會因為曾經有過帶孩子的經歷,總誤以為自己的教育方法統統都是對的。但是由於年輕人和老一輩的思想不一樣,教育觀念也會有所區別,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些不同的觀念而產生矛盾,從而影響婆媳之間的感情。
孩子究竟是該自己帶,還是放手給婆婆帶好?這個問題一直是很多年輕媽媽心中的一大煩惱。其實,仔細的想想,老人家帶孩子也不一定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的呢?
時代在進步,許多老人也都與時俱進。在全國各地的早教講座中,經常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身影,他們都在認真地學習著新的育兒知識,而且還能根據自己豐富的育兒經驗及時發現一些問題,將新學到的育兒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有一次,我從外地講課回來,看見撲進我懷裡的銘銘眼睛有些紅腫,於是馬上問女兒是怎麼回事。女兒說是因為剛才銘銘和爸爸玩搭積木正玩得開心,爸爸卻被一個電話叫到書房裡去答覆郵件。銘銘沒有玩夠,總跑去書房找爸爸問搭積木的問題,爸爸無法專心工作,就把他關在了門外。銘銘哭了起來,爸爸卻說:“要哭去衛生間哭,不要吵我。再哭誰都不喜歡你了!”結果小傢伙真的到衛生間哭去了,而且想到誰都不喜歡他了,就越哭越傷心。
我聽後先是把新買的繪本拿給銘銘,告訴他先自己看看,一會兒去給他講。然後嚴肅地告訴女兒:孩子的思維是簡單的,他還在玩的興奮裡,而且崇拜爸爸什麼都懂,跑去問爸爸問題是很正常的表現,只是還不會分場合和時機,應該對孩子更寬容一些。
另外,他只能通過語言理解具體的事物,還不能做複雜的分析和綜合。所以和孩子說話,一定不要說反話,一定要說明白、好好說。女兒、女婿聽完後,都非常認同我的分析,女婿趕緊去給銘銘講故事,來補救剛才的不當做法了。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