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做三代試管?羊水穿刺和基因比對結果出來後,終於可以正式宣佈自己試管畢業了!
當孕前遺傳檢查顯示是常顯的單基因遺傳病,就是說小孩有50%的概率會遺傳到這個基因,在自然受孕後羊穿如有遺傳可選擇引產或做三代試管之間,我們選擇了試管,通過技術把攜帶遺傳基因的胚胎排除。
當知道自己要進行三代試管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的恐懼和不安,因為當時已經備孕了一段時間,非常渴望有我們自己的寶寶,無非是換一種方式。不恐懼其實也因為我對可能經歷的一切還不清楚,瞭解大概的流程並不代表瞭解了全部。
2021年的5月我們確定了醫院和醫生,做了前期的一些檢查和進行基因的家系實驗(先通過精子找到遺傳基因的序列),這時命運給我們加多了一道坎——我的AMH值不到1,說明我卵巢儲備功能不佳,而三代因為要經歷胚胎養囊和基因篩查,需要的胚囊的數量更多,也就是我將要面臨的是多次取卵。
7月,我正式第一次進入週期,開始吃藥打促排針。醫生開的是國產的申寶麗,每天打一次屁股,隔2-3天再抽血和監測一次卵泡的情況。回想當初的自己真的是無知,促排期間依然像平時一樣熬夜,喝咖啡,後期還做了一些強度比較大的運動。
到滿足取卵條件的時候,我左右兩邊的卵泡加起來就六七個,醫生說反正不多也可以不麻醉,於是我就這樣清醒地經歷了第一次的取卵。因為卵子的位置還可以,數量也不多,確實不痛也很快,但最難受的是最後消毒和塞紗布的階段,比取卵還久,而且也比較難受。
結束後我在休息室休息了半小時,血已經止住了,去找醫生了解取卵的結果,沒想到再次受到打擊,取出了5個卵子,其中3個是空的卵子。更讓我難以接受的事情還在後面……
一週後回醫院得到的訊息是:唯一的兩個卵子和精子也沒能成功分裂成胚胎。回家後,我忍不住哭了一場,不是因為竹籃打水一場空,也不是因為身體遭的罪,是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長路漫漫,獨孤一擲的一場戰鬥。
痛定思痛,在第二次進入週期前,我開始尋找中醫的幫助。我知道自己的卵巢功能不好,這基本是很難治療的問題,於是在沒法讓卵子數量增多的前提下我一定要保證卵子的質量。
通過打聽,我找到了比較知名的中醫進行調理,她給我開了14天的中藥和湯補,然後每天配合慢跑20分鐘。我一天沒有落下地堅持了,同時開始大量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魚蝦蛋肉奶,戒了咖啡奶茶,再加上充足的睡眠。
當然,世上沒有立竿見影的事情,8月月經的第三天回醫院檢測卵泡,醫生說大小不是很均勻,需要採取長方案,吃一段時間藥調節後再打降調針,到9月月經第三天再進週期。
這次醫生問我要不要換進口的促排針水試試,純度會更高,可能對我會起效果,缺點就是比國產的要貴一倍。119針頭很小所以可以自己在家裡完成,打的時候也不會痛。
第二次取卵是在國慶假期期間,這次我果斷選擇了全麻,再從醫院醒過來的時候我已經躺在外面的休息室。看到老公坐在床邊,我不禁流下了眼淚,因為我既想知道也害怕知道這次的結果。
最後,這次的“戰績”是取了8個卵,沒有空卵,五天後培養的結果是全部都有分裂成胚胎,有兩個是一二級的胚胎,其他是三四級的。對於三代試管,這個數量還是不夠的,於是先不養囊,所有都凍起來,等有一定數量後再一起養囊。
第二次取卵對我而言是一種階段性的勝利,雖然還要再經歷促排和取卵的痛苦,但我擁有了更大的信心。取卵後的一兩天是最難受的,恢復後我又開始繼續喝中藥,跑步,還加了鍼灸(鍼灸只去了幾次,如果早幾個月進行可能會有效果)。
但沒想到的是我10月的月經比之前提前了快一週,所以10月初取完卵,10月中我又開始準備進入週期。家裡人有勸我要不休息一個月再取第三次,但是醫生評估我的卵泡數量和大小都是沒有問題的,對身體也不會造成什麼傷害,所以我還是決定進入週期。
這次依舊是用的果納芬,促排過程還比較順利,10月底便進行了第三次取卵。這次的數量竟然達到了兩位數,雖然是剛好10個,但是也足足讓我舒了一口氣,有彈藥才是勝利的保障。一週後胚胎的結果卻沒有什麼突破,只有兩個是一級的,有兩個是要質量不太好要淘汰的,剩下的也都是三四級的。
表面上看著我們已經儲備了十幾個胚胎,但三代需要養成胚囊才能去做基因的篩查,而養囊成功的關鍵是胚胎的等級。目前我們的情況就是大概會有4-5個一二級的胚胎能成功養成胚囊,其他都只是陪跑。即使有4-5個成功的胚囊,不攜帶遺傳基因的胚囊依然還是未知數。
這時我們面臨了一個兩難的問題,養囊還是再取一次卵?醫生讓我們自己決策。當時雖然很糾結,但是心裡有個聲音無法忽視:我不想再促排和取卵了,要不就賭一次吧。最壞的情況無非還是重頭再來,但幸運的話有兩個以上的健康的胚胎可以移植,加上三代試管有比較高的著床率,我覺得還是可以冒險一下。
經過五天左右的時間進行養囊,最後就和醫生一開始的判斷一樣,養成了4個囊胚,於是它們就送到機構去和之前家系實驗的結果進行篩查。
等待的過程總是漫長的,11月初送檢,差不多是一個月的時間才出結果。
12月初,我們盼望的奇蹟沒有發生,但是結果也沒有很壞,起碼4個胚囊裡面有兩個是不攜帶遺傳基因的,等級一個是6BB,一個是4BB,說不上非常好,但也算優質的胚囊。於是等到12月的月經結束,就開始做移植的準備。
在移植前最重要的是看子宮內膜厚度,一開始我是早晚兩片補佳樂,複查內膜長得比較慢,醫生就給我加了劑量,等到內膜厚度達到10以上時,便定下了移植的日期。
2022年1月10日,我終於要進行移植了,緊張且期待一切能夠順利。移植的過程很快,也不會痛,移植後我在家休息了三天,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反而是第四天開始經常會覺得子宮有刺痛感,像來大姨媽一樣。
不含移植日的第六天我就忍不住用試紙測一下,結果卻是白板,心情有點沮喪,但當天晚上我不死心地又換了一個品牌的試紙,很快就出現了紅印。第二天繼續測,兩種試紙都顯示了陽性,我確定我們的寶寶真的來了,第十天回醫院測血查hcg474.45IU/L,正式可以官宣啦!
整個試管的過程就像過關斬將,關關難關關過。著床後便又開始擔心hcg翻倍不好,和我同一天移植的姐妹就是翻倍不好生化了,所以很感謝我的虎寶寶非常堅強健康,hcg翻倍順利,胎心胎芽都發育得很好。
接下來的3個月,也就是我的孕早期,還要繼續每天吃補佳樂和地屈孕酮,然後經陰道塞黃體酮。因為不是自然受孕,這些都是必要的手段來補充孕激素,就像種子發芽了,還需要不斷施肥澆水來呵護成長。
最難受的是後期黃體酮吸收沒那麼好了,分泌物容易排在內褲上,搞到我有點過敏瘙癢,經常凌晨醒過來。所以正式停藥後,真的很想好好慶祝一下。
整個孕早期我沒有太強烈的孕反,不會感到明顯的疲憊,只有晚飯的時候會有點幹吐,胃口不太好,然後乳房也有一點脹痛,相比孕反強烈的孕媽媽,我覺得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了。
12周順利通過NT後,產科醫生給我預約了18周的時候做羊水穿刺。按醫生的說法羊水穿刺相當於再次驗證之前胚胎篩查的結果,是不是沒有攜帶遺傳基因,畢竟醫學上沒有百分百。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來之不易的寶寶,我內心一方面不願意冒一點風險,另一方面又想求個安心。
最後我還是聽從醫生的安排,4月25日進行了羊水穿刺,然後在家休息了一週,很快就恢復好了。我的體會是隻要醫院正規有經驗,自己也注意休息恢復,也不要因為羊穿有一點風險而逃避眼前的問題。三週後,我拿到了羊水穿刺的結果,顯示是沒有攜帶變異的遺傳基因。
這下是真正大大舒了一口氣,我完全和其他自然懷孕的孕婦是一樣的了,剩下的就是努力地讓小孩在身體裡平安順利地長大,祈求產檢一路綠燈,順利生產。
從醫院回家的路上天氣正好,天空的雲朵一小簇一小簇地密佈著,我內心充滿了感慨和感恩,這一路的不易彷彿已經過去很久,十分感謝現代醫學和科技,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的寶寶,免於生活的苦難。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