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從自我懷疑到開獎成功,沒有不孕只有檢查不徹底!

在做試管嬰兒之前夫妻雙方都是需要到醫院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的,一方面是為了瞭解患者的身體情況,看是否滿足做試管嬰兒的指徵,如果有問題的話也好及時進行治療。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制定促排卵方案,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總之,沒有不明原因的不孕,多半還是因為檢查不徹底導致的,建議配合醫生進行檢查。

試管前需要做全面的身體檢查

我84年的,備孕大概有兩年了,在親戚朋友一個個孩子的誕生,和各種詢問關懷中經歷了種種揪心、磨礪、自我懷疑,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知識儲備上應該都能給同樣艱難前行在備孕路上的姑娘們一些幫助。說說我的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沒有“不明原因不孕”,只有檢查不徹底!

孕前各種檢查

我例假每月雷打不動,但是週期只有26天,試紙強陽很好,從15年開始各種檢查,什麼激素六項、優生4項,各種抗體(我12、13年一直排卵期出血,懷疑自己有抗精子抗體),甚至梅毒艾滋(良家婦女檢查這些真是大寫加粗的尷尬),乳腺鉬靶(巨疼!)統統做了一遍,都正常,婦科檢查陰道有炎症,讓多喝酸奶,醫生鼓勵我,你肯定沒問題!放鬆!

關於陰道炎我一直都有,簡直是身體素質的晴雨表,趕上鍛鍊的多就好些,偷懶白帶就黃黃的,醫生認為這個不影響懷孕,但是後面的經歷說明陰道炎症是有原因的。

一邊檢查一邊按排卵期忙活到16年8月,給老公一直吃男用愛樂維,沒動靜。尤其後面幾個月的我是去醫院B超監測排卵的,連續三月卵公主到2cm之後就順利出發。老公認為我想太多,他一直不肯檢查小蝌蚪,但是老人也都很著急,我們年齡也不小了,而且,他檢查完精液沒問題,我才去做侵入型的進一步檢查,畢竟男科檢查成本低,無傷害。

他終於去了,這件事上一個大男人的自尊和膽怯表現的淋漓盡致。之前怎麼說都不肯去,去的時候是自己悄悄的,等結果的時候我們正好去上海玩,他跟我說了他的緊張和不安,在外灘散步的時候醫生朋友來電話了,告訴他“你的精子質量自然懷孕是肯定沒問題”,我第一次看見我天不怕地不怕超級淡定的老公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從上海回來我馬上去做了輸卵管造影,結果終於發現問題,一側迂曲一側上舉,傘端彌散也一般。問了好幾個醫院的專家,大家對這種“通而不暢”的情況判斷很不一致,有說繼續試孕的,有說通水消炎的,有建議半年後不懷再做腹腔鏡修復管道的。

試管前又查出問題了

老公當機立斷,不等了!直接試管嬰兒!我還猶猶豫豫在家哇哇大哭,因為想自然懷孕,認為孩子是上天的安排。可是連續四個月B監測排卵都沒懷上,我也就很不甘願的同意試管了。聯絡了我們這兒最好的生殖醫院,進週期之前又是一堆檢查,這回連DNA都測了,我很欣慰自己不是基因有問題,不孕真是折磨的各種自我否定!

終於來到關鍵點了!試管嬰兒之前要做宮腔鏡檢查,宮腔鏡要在例假結束後,排卵前那段內膜特別薄的日子做,否則容易有危險。可是我家內膜華麗麗的例假結束2天就1cm厚了,根本沒多少日子可挑選,醫院做宮腔鏡需要提前很久預約,我就想馬上做,一個月都不想拖了!我的主治醫生說“你並沒有做宮腔鏡的指徵,也不是所有醫院試管之前都做宮腔鏡。”還很貼心的讓我找一個能走醫保卡的醫院做。

我跑了多家大醫院,終於有一家可以馬上做的,中間還有醫生表示我當月內膜已經太厚,不能做,有危險,同意給我做的那家醫院,我只是隨便掛了個年輕醫生的號(其他都是找的各種專家),她是唯一一個告訴我:你例假結束2天內膜就10mm,這不是正常的厚,必須宮腔鏡檢查!

子宮內膜息肉對懷孕有影響

一、查出子宮內膜息肉

當冰冷的管子伸到我的體內,我聽到護士說:還真的有問題,子宮內膜多發性息肉。此時,歷經一年半的各種檢查,終於發現我不孕的罪魁禍首,圖片上內膜長著“多肉”一樣的很多凸起。備孕期間曾經有一次“生化妊娠”,估計就是受精卵沒能成功著床,然而我之前B超陰超做了快20次,換了各種三甲、專科醫院,沒有一次認為有子宮內膜息肉。

甚至得出內膜息肉的結論之後又專門做了一次B超,憋尿憋的我幾乎崩潰,大夫一邊仔仔細細的看,一邊唸叨:真的看不出有息肉。試管之前做宮腔鏡檢查的必要性在我這兒得到了充分體現,用醫生的話說:房子不好,受精卵肯定住不進來,試管也無法成功。

於是我開始著手打掃房子了,選擇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宮腔鏡針對息肉,捎帶手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我不甘心放棄自然受孕,既然要手術,就裡裡外外一起打掃吧。手術經過就不細述了,只是刮宮去掉息肉之後,麻藥一過真疼的要命,一貫“高冷”的老公那時像哄孩子一樣哄我,柔聲細氣的說“不哭不哭,出院給你買花裙子”,我當時疼的迷迷糊糊,是後來鄰床病友羨慕的給我講起這些。

二、查出子宮內膜異位症

宮腹腔鏡手術又有“新發現”,我有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甚至已經長到了卵巢上(就是傳說中的“巧囊”),好險即時處理掉了,輸卵管通而不暢就是內異症禍害的,簡單解釋一下就是亂竄的內膜跑到輸卵管去了,隨著每個生理週期的生長就對輸卵管造成了破壞。據說,還有一個很小很小的肌瘤,不用切,醫生說切掉對子宮的傷害很大,保留,觀察。

之前為了懷孕,每次一過排卵期就數著日子盼雙槓,焦慮的時候天天看醫書,泡備孕論壇,自以為研究成了半個婦科醫生,對各種婦科疾病都知道一些,唯獨這個子宮內膜異位症,我知道這個詞,卻沒往心裡去,因為我覺得自己雖然痛經,但是不需要吃止疼藥,而且對這個病症的描寫很不好感知,具體來說就是內膜跑出子宮,長到哪裡就哪裡出事兒,但是並不必然導致不孕。

手術後我又仔細的瞭解自己攤上的這個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世界婦科醫學界的難題,有“不死的癌症”之稱,性質良性,行為惡性,病因不明,大量女性受它折磨,有些女性甚至第一次例假就同時伴有內異症,從此和痛經相伴。

子宮內膜非常具有活性,在人體各處都會隨例假每月增生、出血、脫落。有的甚至長到氣管上,導致病人一到例假就鼻血直流。我的主治醫生說:真弄懂了內異症,就弄明白了整個婦科醫學。而診斷內異症的金標準就是腹腔鏡,不開啟肚子就是隔皮猜瓜,這也是我之前忙活半天卻始終沒有被確診的原因。

對內異症來說,手術治標不能治本,治療內異症最好的辦法,也幾乎是唯一的辦法就是不來例假,讓亂竄的殘留內膜自己萎縮,所以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女人生完孩子就不會痛經了,其實是懷胎十月加上哺乳,自然治好了隱藏多年的內異症,我推測內異症也是“懷孕要趁早”的原因之一。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試管成功率

我自己的痛經在手術前明顯越來越重,血流忽然加大(本來就不少),有一次血都流到了地上,經期也從最早的28天縮短到了26天,甚至25天,如果我在例假還正常的20多歲要孩子,沒有被內異症嚴重破壞的輸卵管不至於有那麼多問題,子宮即時履行她孕育生命的職能,也不會“閒出毛病”,長那麼多息肉。

為了進一步治療內異症,我狠狠心接受了醫生的意見,手術之後打了三針“貝依”,身體模仿絕經狀態,三個多月不來例假,對自然懷孕的嚮往讓我多了些耐心,也趁機調整身體。

從2016.11到2017.2,沒有姨媽相伴,我度過了12歲月經初潮之後最幸福的三個月,身體像小男孩一樣輕鬆,我每天跑五公里,做半小時有氧搏擊操,冬天最冷的時候迎著刺骨的寒風奔跑,精神飽滿,神清氣爽,我原來就有鍛鍊的習慣,但是因為例假各種不爽,排卵期小心翼翼,等雙槓憂心忡忡,就一直斷斷續續。這三個月我的身體素質得到很大提升,順便配合控制飲食減肥20斤。

姨媽這個傢伙,走的時間長了你還挺想她,3月份我開始糾結停針2個多月怎麼姨媽還不來,我到社群醫院做B超想看看情況,憋尿憋的毫無尊嚴的時候聽見醫生說,你子宮偏小,像絕經後的萎縮狀態,這個樣子是不可能懷孕的。我解釋說我打了貝依,社群醫生一臉茫然。

青春正盛,亟待懷孕,聽到“子宮萎縮”心理是何等的不爽和茫然,趕緊去找我的主治醫生,她聽完社群醫生的話哭笑不得,你管子宮大小幹嘛,打三針就萎縮,你以為醫生有那麼大本事呢?又過了幾周,姨媽果然來報道了,這次的例假狀態非常好,幾何沒有痛經,週期也延長到29天。

三、內異症和息肉復發

3月,內異症治療結束後的第一個月經週期,繼續監測排卵,又失敗了。之前我的輸卵管治療後被判為“三級”(四級是最嚴重的積水,自然懷孕概率小於百分之五),自然懷孕概率最多15%,醫生讓我自然試孕半年,不行就說明內異症和息肉復發,只能試管了。

準備促排試孕

第二個週期,我決定促排卵。反正試管也得促排,促排能自然受孕總比試管強,況且我輸卵管不好,促排多給自己些機會吧,醫生說我的排卵情況其實是不用促排的。例假開始就吃克羅米芬,快排卵時陰超觀測到右邊最大的2.2cm,左邊最大的1.75cm,還有大大小小卵泡若干。

4月16打破卵針,18號用陰超大的還在,20號陰超2.2的卵公主已經出發了。至於剩下的排不排醫生說不用管了,正常性生活吧,這些天一直有安排功課,隔天一次吧,連著怕蝌蚪質量不好。因為促排,一直有早晚吃孕酮。

試管促排後成功懷孕

開獎成功

因為打了破卵針(hcg),無法提前用試紙看早早孕,於是每天開始測基礎體溫,據說基礎體溫排卵後在高溫14-16天至少說明黃體功能很好。遵醫囑5月4日“開獎”,早上迷迷糊糊的玩尿,發現小棒棒瞬間就顯色,檢測線比對照線出現的還快,懷孕了?!以前等著早孕試紙都看重影了,等好久都沒有意念灰,還糟踐過挺老貴的可麗蘭,原來真懷孕了多便宜的試紙都一樣給力。

試紙顏色日益加深,5月6日驗血,HCG733.13miu/ml,醫生說:懷孕了!(太好聽了,太不真實了)問醫生要不要過兩天來看“翻倍”,醫生說:“誰告訴你要看翻倍,你們就是懂得太多,又不全懂!20天之後來做B超,之前如果流血,腹痛嚴重及時去醫院。”

前面還有很多的關口,未知的困難和風險,希望老天爺保佑我的寶貝健康的出生、成長。之所以說這麼多,是因為備孕期間逛了無數姐妹的帖子,看了無數姐妹的心酸、經驗、喜悅,深知再大的身體疼痛都比不上心靈折磨,迷惘、消沉的時候如果能看到別人相似的經歷真是一種安慰。希望我的故事在這裡,能給別人安慰。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