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19周做羊水穿刺檢查風險有多大?

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要做不少的檢查,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報道,其中羊水穿刺就是準媽媽們懷孕19周左右的時候做的一種產前檢查。羊水穿刺是一種常見的產前診斷手段,可以通過提取羊水中的胎兒DNA進行遺傳疾病的檢測。然而,由於其侵入性,羊水穿刺檢查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包括流產、羊水破裂、感染和胎兒損傷等。所以在選擇進行羊水穿刺檢查的時候,應該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及專業是醫生,降低羊水穿刺檢查帶來的風險。本文就羊水穿刺的風險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羊水穿刺

一、羊水穿刺檢查的操作過程

羊水穿刺是通過穿刺孕婦腹壁和子宮壁,將一根細針插入羊水中,從而提取羊水樣本。這個過程需要使用超聲引導確保準確的位置,以避免傷及胎兒。然而,即使在經驗豐富的醫生操作下,也有可能出現諸如穿刺過深、穿刺位置不準確等意外情況,導致胎兒損傷。

二、羊水穿刺檢查的風險

流產風險

羊水穿刺檢查可能會導致流產的風險。據統計,羊水穿刺檢查後,大約有1%至2%的孕婦會發生流產。流產的風險主要是因為羊水穿刺檢查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從而導致胎兒流產。

羊水破裂風險

羊水穿刺檢查可能會導致羊水破裂的風險。羊水破裂是指羊水從羊膜破裂處滲漏或流出。羊水破裂後,胎兒容易感染,甚至會導致早產。

感染風險

羊水穿刺檢查可能會導致感染的風險。由於穿刺過程需要穿過面板和子宮壁,因此有可能會引入細菌或病毒,導致感染。感染後,孕婦和胎兒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胎兒損傷風險

羊水穿刺檢查可能會導致胎兒損傷的風險。如果穿刺針頭插入胎兒體內,就有可能會損傷胎兒的器官或血管,導致胎兒死亡或發育異常。

三、如何降低羊水穿刺檢查的風險

選擇正規醫院和經驗豐富的醫生

選擇正規的醫院和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羊水穿刺檢查,可以降低風險。這樣可以保證操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注意術前準備

在進行羊水穿刺檢查前,孕婦需要進行術前準備,包括洗手和消毒等。這樣可以避免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風險。

注意術後護理

在進行羊水穿刺檢查後,孕婦需要注意術後護理,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等。這樣可以避免因子宮收縮而引起的流產風險。

綜上所述,羊水穿刺檢查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孕婦在進行羊水穿刺檢查時需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經驗豐富的醫生,並注意術前準備和術後護理,以降低風險。同時,孕婦也可以選擇其他非侵入性的產前篩查方法,比如羊水絨毛膜穿刺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等。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