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與艾滋病人握手或者擁抱,其實都是不會感染上艾滋病的,因為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只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所以患者只要沒有同他們有過這三個方面的接觸,那麼感染的風險就非常小,所以也不必擔心,但如果是有過以上這些高危行為,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並且選擇服用阻斷藥物,在體內病毒不多的時候就要及時控制。

沒必要恐艾的4種行為
艾滋病雖然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感染之後無法治癒,體內抗體會伴隨著人的一生,不瞭解艾滋病的人可能會很怕和他們接觸,但其實並非如此,只要不經歷一些高危行為,感染的風險非常小,以下這些行為是不需要害怕的。
1.日常接觸
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只有固定的三種途徑,分別是母嬰傳播、性傳播以及血液傳播,沒有這三方面的接觸則不必擔心,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接觸,比如握手等行為是不會感染的。

2.按摩
艾滋病人按摩、足療等行為是不會傳染的,因為艾滋病毒在體外存活的能力是很弱的,一離開人體很快就會死亡,所以以上這些行為並不會引起艾滋病的傳播。
3.接吻
人體的唾液中含有的病毒非常少,所以接吻時並不會造成感染,並且人體口腔中還有一些生物酶,它們能夠抑制病毒,即使雙方口腔中都有開放性的傷口,也是不會傳播的。
4.安全性行為
使用安全套發生性行為後也是不會感染上艾滋病的,安全套的作用之一也是為了防止艾滋病感染,而且質量很不錯,一般不會出現破損的情況,即使破損後也能很快的被發現。
艾滋病主要會通過攻擊人類免疫系統從而導致人類死亡的,所以當發現自己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同時又有過和艾滋病患者的接觸史時,就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感染上了艾滋病,一旦感染,要積極尋求治療。
預防艾滋病的措施
艾滋病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並且由於潛伏期很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進行治療,那麼晚期時發現就已經晚了,此時人體免疫系統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並且有其他的病症也開始出現。
由此可見艾滋病感染後無論是對人生活還是健康影響都很大,那麼為了減少傳染帶來的危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瞭解如何預防艾滋病,下面介紹一些預防艾滋病的措施,有需要的可以瞭解一下:
- 1. 避免高危性行為:正確的使用安全套,不濫交,避免同時擁有多個性夥伴,首次性交要了解對方的性生活史,瞭解對方是否有性病;
- 2. 感染者自我管理:一旦被這種病毒感染,應當立即開始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不要獻血以及精液,感染者不要分享可能被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汙染的個人物品,例如性玩具,剃鬚刀,牙刷等;
- 3. 避免血製品或血液傳播:不吸毒,不與人共用注射器的針頭以及鍼灸針等用品,要到正規的機構進行抽血,紋身等操作,對獻血的人應進行艾滋病抗體的篩查;
- 4. 控制母嬰傳播:患有艾滋病的產婦不要給嬰兒餵奶,生下的嬰兒應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在日常與孩子的接觸中也應該多加註意;
- 5. 預防職業暴露與感染:進行可能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工作的時候要帶手套,必要時可以戴上口罩以及防護服,醫務人員在進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診療和護理操作的時候避免損傷自己的面板。
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可分為抗病毒藥物和抗感染藥物,抗病毒藥物主要為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藥物,如替諾福韋等。抗感染藥物治療伴有結核病者加用異煙肼,伴隨鉅細胞病毒感染加用更昔洛韋,伴有單純皰疹感染加用泛昔洛韋,伴真菌感染加用氟康唑。
如何消除恐艾心理
很多人在瞭解了艾滋病的危害和傳染性之後,都會擔心自己被傳染上艾滋病,無論他們有沒有做好預防工作,心中的焦慮感都很難消失,長此以往對生活和心理的危害都很大,所以如果很害怕的話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去消除自己的恐懼心理。
- 1. 暗示法:如果對艾滋病非常害怕的話,情緒會因此受到波動,所以說要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讓自己不要太過緊張,這樣能夠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
- 2. 放鬆法:在恐艾的時候很容易集中不了注意力,每天都會去了解艾滋病相關的知識,越看就會越害怕,所以要少去看一些相關的知識,多放鬆一下,緩解精神上的緊張感;
- 3. 換境法:固定的環境會讓自己害怕艾滋病,可以選擇換一個新的環境,多出去走動走動,轉移自己注意力後就不會想到這些方面;
- 4. 幽默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和朋友一起接觸,朋友的開導會讓你開心不少,也能夠緩解沉重抑鬱的心情,恐艾的心理也會因此消失。
恐艾症是對艾滋病過度恐懼,害怕患有艾滋病的一種特殊的焦慮障礙,首先不必過於擔憂,積極進行綜合性心理治療,必要時輔助藥物治療。如果長期無法消除恐艾的心理,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忙。
日常生活健康指南
除了這些行為不用恐艾以外,還有不少有效可靠維持健康的方法,不僅可以預防病情的發生,還能幫忙省下一筆冤枉錢,下面就整理出了日常生活健康指南,有需要的可以查看了解:
以上分享的生活健康指南僅供給大家參考,建議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瞭解對應的部分,但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不相同,除了可以參考以上指南外,若有嚴重不適還是需要積極就醫診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