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疑自己懷孕時,正在外地出差,由於勞累加上坐飛機,有褐色血跡,後來去醫院檢查才得知是懷孕了。當地址自己懷孕後也是進行了一些檢查,然後醫生也問了一些問題,後續就是孕期的常規檢查。主要還是想跟大家說下在美國的醫療費用和醫療保險,比如我第一次看醫生,診所要199,我的保險公司說123,我就只付了123,總之其中的奇妙經歷,感興趣的姐妹可以做個參考。
4月20日末次月經,5月底懷疑懷孕時正在外地出差,由於勞累加上坐飛機,有褐色血跡,回家後臥床休息兩天,不再出血,沒去看醫生。第一次檢查是第6周去見護士,填病歷,量血壓體重,驗血,驗尿。驗血只是檢查各種指標是否正常,有沒有傳染病,性病等,不測HCG,孕酮。
第二次檢查是第8周去見醫生,護士先量量血壓體重,醫生詢問懷孕生育史,B超看到胎心。是腹部B超,不用憋尿,時間很短,打了幾張照片,給了我帶回家。醫生告訴我上次驗血一切正常。因為看大家都在說懷孕後HCG多少,我問醫生要不要查HCG,醫生說已經看到胎心了,不用查激素了。醫生檢查了全身:淋巴,乳房,腹部,還取了宮頸塗片。
懷孕初期無特殊情況一個月見一次醫生,我因為有流產史,醫生讓我兩週後再來做B超。醫生給了電話號碼,讓我回去後約個combined screen,檢查。
第三次檢查是10周去見醫生,例行的護士先量量血壓體重。醫生來後作了個B超,看到發育很好,甚至可以看到BB在裡面伸胳膊伸腿的,打了照片給我。做B超都不用憋尿,作的時間也很短。每次做時把螢幕轉過來讓我一起看。一切正常,4周後再去看醫生就行了。
回家後作了功課,早期的combined screen,就是B超(NT)加上抽血,做早期唐篩。我因為決定做羊水穿刺,所以最後決定不做這個combined screen了。
Q:我以前的孕期維生素吃完了,是吃處方的還是直接去櫃檯買?
A:醫生說區別不大,直接去櫃檯買就行了,買的時候挑含DHA的。讓我去costco買NuturalMade的就可以。醫生說沒有確切證據DHA有好處,但現在醫生認為DHA可以幫助胎兒的大腦發育,所以最好吃這種的。
Q:我左邊的屁屁有時發酸,以前沒有過,是不是懷孕引起的?
A:醫生說應該是的,而且以後會越來越嚴重。可以熱敷,也可以讓老公給按摩幫助緩解。
Q:夜裡小腿抽筋
A:醫生說早上3、4點鐘小腿抽筋是缺鈣的典型症狀。可以睡覺前和幾杯牛奶,但夜裡會上太多次廁所,影響休息,讓我去買鈣片吃,給了一個牌子。
羊水穿刺:17周做了羊水穿刺,一切正常,是個男娃。
第四次檢查:20周+,照例稱體重,量血壓,驗尿,一切正常。胎心150次。要了上次B超和羊水穿刺的報告,一切都很好。21周,再次B超,因為上次太小,心臟沒看清。結果一切都很好!
第五次檢查:25周照例稱體重,量血壓,驗尿,一切正常。胎心156次。26周,做了1小時血糖glucose測試,順利過關。但有些缺鐵,要吃鐵片。
第六次檢查:29周照例稱體重,量血壓,驗尿,一切正常。胎心145次。
第七次檢查:33周照例稱體重,量血壓,驗尿,一切正常。胎心148次。
第八次檢查:35+周,照例稱體重,量血壓,驗尿,一切正常。胎心144次。B超檢查結果很好!
第9次檢查:37+周,照例稱體重,量血壓,驗尿,一切正常。胎心150次,醫生說不會馬上生。
去醫院生產:39周整,平安順產!!!孩子6斤,50公分長。
尤其是貓貓的弓形蟲。國內對於這個非常在意,我可以理解一是獨生子女,大家很注意寶寶。二是國內的貓貓很多都是放養的,染上疾病的可能性大。在國外對於懷孕後家裡養寵物沒有特別關注,當然醫生護士也都告訴我不要再鏟貓砂,不可避免時要戴手套(最好是一次性的),口罩,過後馬上洗手。
家裡有貓,化驗時特意加上驗弓形蟲,我的結果是陰性,但這不等於沒有危險了,只是說明我沒有感染,同時說明我沒有抗體。這個弓形蟲呢,生肉,土壤裡都可能有,貓是弓形蟲的宿主沒錯,但不是一定有。而且就算有的話,貓貓一生也就排除一次,所以不是那麼湊巧就在懷孕的時候感染上。
拿我家貓來說,平時不出門,吃貓糧,不吃生肉,感染上弓形蟲的機會非常小,加上養他們三年了,測過兩次弓形蟲,我都沒有,所以不擔心。現在我儘量不鏟貓砂,實在要鏟就戴手套,口罩。我家貓貓非常粘人,每天晚上都是跟我們在床上頭挨著頭睡。國內家裡知道我懷孕後都勸我把貓貓暫時放在別人家養,不過天高皇帝遠,他們也沒辦法。
加拿大是全民醫療保險,每個月交幾十到1百多的保險費,看病檢查住院都免費,平時藥費要自己出,這個不包括看牙。有工作的話公司會給出月費,報大部分的藥費,以及買牙醫保險。
美國還沒有全民醫保,所以一切要靠自己。有工作的話大部分公司都提供醫療保險,也是每個月交月費,然後看病保險公司出大頭,自己出小頭。各個保險公司的規定不同,所以交的錢,包括的部分也不同。拿我的來說,我每月交53元,看病時每年要先出1300的ductable(其中公司給出600),然後自己付10%,最多付到2500,超過的話就是保險公司付了。
這個是看醫生作檢查,而且是保險包括的專案,如果保險不包的專案,就要自己出100%了。買藥還有不同的規定,我今年還沒買過藥,還沒研究。每年一次的基本年檢,比如婦科檢查,全身檢查是全包的,自己不用出錢。注意只是基本檢查,詳細地就要按正常程式交錢了。
每次看醫生,作檢查(比如驗血)的費用也很有意思。去看的時候不用交錢,把保險公司的資訊給他們就行了。過後他們把費用寄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自己還有一套定價,而且他們有優惠價,然後保險公司告訴醫生診所我們只出多少多少,很多時候比醫生診所要的少很多。
比如我第一次看醫生,診所要199,我的保險公司說123,我就只付了123。驗血更有意思,驗血處要480,保險公司說只付190,他們就問我要了190。如果自己需要出的ductable多的保險,一般都可以開HSA帳戶,政府允許每年存進去大約3000元/人,可以用這筆錢付與醫療有關的費用,是免稅的。我們公司給存600元進去。我每個月發工資時直接存進去一些,這樣需要時就用這筆錢了。
國內的姐妹大概覺得很奇怪,幾百,兩三千的錢並不多,為啥還要先準備。國外的大部分都不留很多現金在銀行賬上,所以一切都提前計劃好,免得到時慌亂。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