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突發高燒是急疹典型症狀,2種治療方法要知曉

幼兒急疹是一種常見病,尤其是春秋兩季最為常見。為了避免幼兒急疹突發時新手父母不知道如何處理,今天就專門來揭祕幼兒急疹最典型的症狀及最佳治療方法,希望新手父母們能記牢。

十一個月可以讓寶寶學習模仿

幼兒急疹最典型的症狀

突然出現高燒,持續3~5天。高熱可伴有煩躁不安、咳嗽、嘔吐、腹瀉和抽搐,部分患兒高熱時可出現抽搐。臨床特點為突然發病,起病時高熱,體溫達39~40,持續3~5天,突然下降。皮疹為玫瑰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受壓消退,很少融合。

幼兒急疹的發病過程

1.發熱期

經常出現高燒,持續3~5天。高熱可伴有煩躁不安、咳嗽、嘔吐、腹瀉和抽搐,部分患兒高熱時可出現抽搐。除了感冒症狀不明顯,精神和食慾都不錯,但會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頭頸部淺表淋巴結輕度腫大。高燒症狀與輕微症狀和身體體徵不相稱。

2.萌出期

病程第3~5天,體溫突然退至正常,同時或稍晚出現皮疹。皮疹散在,為玫瑰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受壓消退,很少融合。首先出現在軀幹,然後迅速蔓延到頸部、上肢、面部和下肢。皮疹可持續24~48小時並迅速消退,無色素沉著或脫皮。

提示:在發熱期很難做出診斷,但一旦發熱突然消退,出現皮疹,診斷就不難成立。可在症狀3天內從外周血淋巴細胞和唾液中分離出HHV-6,或通過核酸雜交技術檢測病毒基因進行病原體診斷。

幼兒急疹的最佳治療方法

1.高熱時,控制體溫,防止熱性驚厥

(1)監測體溫

寶寶體溫出現異常時,用體溫計代替手給寶寶測體溫。

(2)注意補水和物理降溫

多次給寶寶少量飲水,反覆擦拭頭部、手掌、腳底、虎口、腹股溝、腋窩等。用軟棉布蘸溫水,通過物理降溫幫助寶寶進一步降低體溫。

(3)必要時使用藥物。

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可以服用退燒藥,如布洛芬混懸液,預防熱性驚厥。早期抗病毒藥物和清熱解毒製劑即可,不需要抗生素。

2.腹瀉時,及時止瀉補液

腹瀉時注意水電解質失衡,及時治療。可以給止瀉藥和助消化藥。

3、皮疹階段,避免用熱水和肥皂水沖洗,以免刺激面板

(1)注意洗澡水溫,保持面板乾燥。

可以適當減少洗澡次數,保持面板乾燥。洗澡時應避免水溫過高或過低,不要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肥皂或沐浴露!如果感覺有輕微瘙癢,可以用爐甘石洗劑外用。

(2)穿寬鬆的棉質內衣,避免摩擦面板。

注意給寶寶選擇穿脫方便、寬鬆透氣的純棉內衣,不要穿絲綢、羊毛等衣物,以免摩擦面板引起不適。

4、恢復期,注意飲食

(1)飲食恢復要循序漸進。

當寶寶的皮疹消退後,家長要注意循序漸進地增加寶寶的食量,不要一下子吃太多,以免給尚未完全恢復功能的腸胃增加太多負擔。

(2)注意禁忌。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對於腹瀉的寶寶,要注意減少牛奶和奶製品的攝入,避免生冷油膩的食物。米粉,藕粉,湯麵比較好。

5.幼兒急疹的最佳處理方法

(1)藥物治療

幼兒急疹主要是風熱與熱毒內傷所致。具體用藥還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2)按摩療法

在使用中藥治療的同時,可以使用小兒推拿療法,對治療variable幼兒急疹有一定療效,且無痛苦,無副作用,小兒容易接受。爸爸可以下推天柱骨(即頸椎,手法為自上而下推),揉風池穴、太陽穴,推三關六腑。一般一次穴位按摩需要2-3分鐘,3-5分鐘。因為寶寶面板比較嫩,容易受傷,所以按摩需要一定的介質。如果寶寶發燒,用白水、薄荷水或者爽身粉都是可以的。

幼兒急疹目前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一般在退燒、出疹後才能確診。中間反覆高燒的過程真的會讓新手父母們手足無措。但是今天,我們對幼兒急疹瞭解了這麼多,可以發現它看起來很“危險”,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做好基本的退燒護理就夠了。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