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一般是屬於良性,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病情就會發生嚴重的惡變,輕則會影響女性日後受孕,嚴重還會危及女性身體健康。但很多的女性在發生這種疾病的時候並不知道是哪些原因導致的,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子宮肌瘤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若有這八個原因中的其中一個就要引起注意了。
口服避孕藥
現在性行為已經不是什麼比較隱祕的事情了,很多的女性在性行為之後會選擇吃避孕藥來保護自己,其實這樣也是會發生子宮肌瘤的,所以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更好的保護好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到傷害。
飲食不當
女性平時喜歡吃的炸雞、薯條類的油炸食譜,但這些食物往往脂肪含量偏高、熱性大,高脂肪的食物很容易就會激素分泌失調,會導致出現子宮肌瘤的概率更高。此外還有刺激性高的食物,例如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不僅會損害腸胃功能,還會刺激子宮,影響到子宮的收縮,同樣也會增加炎症出現的概率。
女性在平時要注意飲食均衡,應該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加強抵抗力。還可以選擇多次一些含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由於維生素可降低子宮肌層對雌激素的敏感性,對女性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有調節作用,特別是維生素C,所以女性平時應多注意攝入維生素C。
多次流產或者避孕不當
女性進行多次人流會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很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從而引發子宮肌瘤,所以女性在平時要做好避孕措施,並且不要長期服用避孕藥,以免增加患子宮肌瘤的機率。
性生活不協調
性生活不和諧會導致內分泌不協調,繼而使子宮慢性充血,久而久之就容易患上子宮肌瘤。如果男性包皮過長,就很容易把細菌帶入女性的陰道里,而增高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機率。此外,女性長期生活在汙染,有毒的環境也會患子宮肌瘤。
抑鬱女性多發子宮肌瘤
但一些中年女性在生活及工作上有很大的精神壓力,就容易出現抑鬱的情況,這樣會導致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導致子宮肌瘤出現的機率。
年齡
子宮肌瘤多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女性身上,多見於30-50歲女性,很少見於青春期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絕經後子宮肌瘤發生萎縮或者消退。
不良嗜好
吸菸喝酒容易誘發子宮肌瘤,有研究表明,每天抽1包煙的女性,其患子宮肌瘤的機率是不抽菸女性的6倍。
遺傳因素
據有關研究調查發現,有部分女性的子宮肌瘤的發生是不能排除遺傳因素的影響的。
月經改變
月經不調是子宮肌癌最常見症狀之一,可以表現為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或月經週期縮短或持續性、不規則出血。肌瘤可能使腫瘤附近的靜脈受擠壓,導致子宮內膜靜脈叢充血與擴張,從而引起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在各類腫瘤中,最易發生陰道流血者為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而漿膜下肌瘤較少有月經變化。
白帶增多
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並伴有盆腔充血導致白帶增多;脫垂於陰道內的粘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壞死、出血,可有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的陰道溢液。
壓迫症狀
子宮肌瘤增大會壓迫到鄰近器官,引起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難、尿瀦留,少數情況下闊韌帶肌瘤壓迫輸尿管引起腎盂積水,壓迫髂內、外靜脈和神經可引起下肢水腫或神經性疼痛。闊韌帶肌瘤或宮頸巨型肌瘤向側方發展,嵌入盆腔內壓迫輸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輸尿管擴張甚至發生腎盂積水。
腹部包塊
在清早空腹膀胱充盈時顯現,腫塊一般位於下腹正中,呈實性,可活動,形態不規則或有高低不平感,其生長緩慢,以漿膜下肌瘤多見。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脫出於陰道外,患者可因外陰脫出腫物就醫。
其它症狀
包括下腹墜脹、腰痠背痛,經期症狀加重。肌瘤紅色樣變時有急性下腹痛,伴嘔吐、發熱及腫瘤區域性壓痛;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有急性腹痛;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宮腔向外排出時也可引起腹痛。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