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抗體陰性的艱難求子路,及時檢查+堅持中藥治療終於測到好孕

一次生化,一次空囊(附:反覆流產全套檢查清單,精子畸形率高,月經期雌激素低,內膜薄,輕度內異,封閉抗體APLA陰性),檢查調理中,記錄我的經歷,與相同經歷的姐妹交流,一起期待寶寶的到來,鼓勵自己!

中醫調理與免疫治療助力懷孕

我的經歷

再次生化

一次生化妊娠,備孕幾個月未果,放鬆警惕。這月月經第20天流血,天真的以為月經提前來了,流了3、4天,沒了,天真的以為換了次水土月經不調,直到35天,才想起來買個試紙,弱弱陽,不知該高興還是不高興,毫無概念。沒過幾天,褐色分泌物出現了。

38天,b超沒有內容,hcg32,醫生說:“可能生化了。”又天真的以為像月經一樣,可以正常上班。不料流下來時腹痛嚴重比平時痛經厲害得多,血量比月經大的不是一點半點,直到流下來三個大血塊,腹痛減輕,流血減少。第二天拖著虛脫的身體去醫院檢查脫落物,一週出結論:子宮蛻膜。B超顯示流乾淨了,無需清宮。此後流血斷斷續續1個月才幹淨(益母草等藥吃了可不少)。

之後沒有間斷補身體,可一直很虛弱,氣喘無力。一次空孕囊:過了一個夏天,身體逐漸恢復。之前有懷孕難的經歷,計算著已過了排卵期,未採取措施。同房後我出差了,出去前還帶了包衛生巾,開心的爬山,上躥下跳。出差回來,35天還沒來,早晨下著大雨去買了試紙,強陽!驚喜中,沉睡的老公一下竄起來了,拿著試紙看了又看。我還竊喜:上躥下跳,還強陽,這次寶寶結實了。

寶寶生化妊娠

一次胎停

有過前科,咱得注意了,一直小心翼翼,好容易等到週末40天去驗血,我強烈要求除HCG外,再查下孕酮。抽血、回家、高興地把訊息告訴爸媽。41天發現粉色的血,頓時心情跌落到低谷,趕緊奔向醫院。醫生說:趕緊B超吧,看看宮內宮外。B超大夫告訴我是宮內,但是孕囊小位置低,估計是要掉下來了,很失落。結果出來了,HCG6000,孕酮16。醫生結論:孕酮低,回去打保胎針,20天后B超,腹痛流血隨診。

回去後臥床+打針,為期10天嚴重腹瀉,吃什麼都腹瀉,不敢吃藥,只能喝麵湯,營養基本供不上。還好這20天沒再流血,很是開心。帶著滿心期待B超,結果是空孕囊。醫生說:可能是胎停育了,要麼再觀察4-5天,要麼直接人流。換了醫院,結論一樣,那邊大夫直接說:稽留流產,別拖了,馬上清宮吧。徹底放棄啦!藥流+清宮(安全,住院一週,出血量大),無痛人流(有風險,半天搞定),糾結了很久,選擇了無痛人流。

寫起來還挺累,原來我的經歷寫了這麼一大篇。休息下……第二次流產後再不敢冒失行事,掉以輕心。好好做個檢查,調理身體再備孕。一直堅持運動,老公太懶,就是不肯運動,鄙視之。

胎兒發生胎停

開始檢查

流產後休息半年,到醫院做全套檢查。首先,在山東很最權威的生殖中心做了所謂全套檢查,檢查結論是:你屬於不明原因胎停,預約免疫治療吧(抽取老公血液,提取血清注射給我,每半月1次,3次後備孕),覺得特有被敷衍的意思,又改投中醫,決定中西醫結合。

兩人都要檢查的

  • 染色體:結果出的很慢,30-40天吧,此項檢查遺傳基因;
  • 血型(血清)系統:此項檢查是否存在溶血問題,是否有其他不規則抗體。

男方要檢查的

  • 精液常規:精液數量、精子數、精子活力等;
  • 精液生化:精子膜表面抗體、核蛋白組型轉換半定量、畸形率;
  • B超(因為畸形率高,所以做了B超,亦正常):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精囊腺、睪丸等。

備孕前男方也要檢查身體

女方的檢查

  • 分泌物:支原體培養+鑑定+計數+藥敏(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圖片鏡檢(革蘭氏陰性雙球菌)、衣原體檢測、陰道毛滴蟲檢測、線索細胞、生殖道念珠菌、陰道清潔度;
  • B超:子宮、附件、卵泡情況;
  • 內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促乳泌素(PRL)也就是常說的泌乳素睪酮(TESTO)雌二醇(E2)著名的雌激素促甲狀腺激素(TSH);
  • 抗體:第一次3項抗心磷脂抗體(IGG)(ACA)抗核抗體(IGG)(ANA)抗雙鏈DNA抗體(IGG)(DSDNA);
  • 病毒四項:鉅細胞病毒(IGM)抗體風疹病毒(IGM)抗體弓形蟲(IGM)抗體單純皰疹病毒Ⅱ型(IGM)抗體;
  • 子宮輸卵管造影;
  • 其他:肝炎六項(除乙肝五項外,還有丙肝一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抗體(TPAB)。

查出的問題

  • 雌激素低(兩次檢查都低,第一個醫生完全沒有告訴我,第二個醫生才讓我意識到這個問題。);
  • 泌乳素偏高(第一個醫生說偏高無妨,激素受情緒身體影響,再複查即可,果然複查後正常了,姐妹們別盲目吃藥。);
  • 精子畸形率高(似乎醫生對這一項都不以為然,找過3個醫生都說只要精子活力好就行,能結合的都是好的,還得從女方身上找原因。對於這個解釋真是很無奈,老公一如既往的不愛運動。)

開始治療

中醫醫生還算負責,看了之前的檢查報告,讓我又檢查了黃體期內分泌,複查了月經期內分泌,主要看泌乳素和雌二醇。結果發現原來偏高的泌乳素正常了,雌激素低。回頭看看之前的化驗單,同上次檢查的雌激素數值一樣,唉,之前的醫生沒有告訴我這個問題,而且檢查報告也沒有參考值,相當無語。 

中醫醫生治療

回來後趕緊上網查,雌激素低就會造成月經量少,月經週期短,看來這是我近來月經總提前的原因啊~而且雌激素低會造成內膜變薄,還會子宮變小(怪不得中醫醫生第一次做婦檢時說我子宮小)。趕緊翻之前那個全套檢查結果,內膜果然薄,子宮也偏小。我那3000元的檢查費啊,之前的醫生連這些最基礎的值都沒有看,多說一句話都覺得累,徹底無語。 根據中醫大夫的要求,約了下週做造影。 

造影,醫生診斷左側輸卵管下垂,周圍粘連,右側輸卵管細長;子宮偏小,內膜長的不漂亮。診斷為慢性子宮內膜炎醫生要求:取內膜,做病理,建議做宮腔鏡。

月經第19天取內膜,做病例分析。取內膜的過程比造影輕鬆一些,很多人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但由於我子宮前傾比較厲害,宮頸曲度大,這個過程還是像痛經一樣。大致程式就是輕輕刮取3小條內膜,送病理分析。5天后取結果,這期間也有很多擔心,在網上查閱了好多資料。病理結論:內膜呈分泌期改變,分泌欠佳。結合基礎體溫,高溫只有12天,醫生說:黃體不行。

我擔心是人流影響內膜,醫生解釋:人流、清宮會造成損傷,使子宮內膜變薄或者凹凸不平,這個時期,內膜應該分泌很好才對,但內膜分泌欠佳說明是功能性的,需要調理,我還是不放心。醫生建議:做個宮腔鏡檢查一下。我痛快的答應了。醫生給開了9副湯藥,補佳樂9天。湯藥只喝了3副,腸胃敏感,拉肚子一天4、5次,自己把藥停了,下週去找醫生換藥。

中藥藥方促內膜分泌

封閉抗體(抗丈夫淋巴細胞抗體)APLA陰性,這個抗體檢查需要1個月時間出結果,結果跟我猜的差不多。希望這就是真正的反覆流產的原因吧,應該需要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做了一次,抽了老公20ml血,才提取了1ml淋巴,在我胳膊上打了4針,立即紅了一大片。醫生說:看來你就是排斥他,下次反應就沒這麼厲害了。4個小紅疙瘩像被毒蚊子叮了似的,紅了1周多,反反覆覆的起來下去,起來下去。1周後丘疹終於下去了,留了紫色的色素沉著。醫生說:有反應是好事,沒有反應反倒不好,反應過了也不好。

開始備孕

10月2日,月經暗、少,月經結束立即升溫,血雌激素260,提前排卵(前一週期吃了21天雌激素,估計是卵長的太快了)。10月17日,月經,血色紅、量正常、血塊少。原定20日第三次免疫治療,因月經的到來,推到了25日。前2次共打了9針,紅腫厲害,紅色疙瘩1周才能消下去,第三次打了8針,沒有紅腫,反應很小,醫生說這是有效果了。3次免疫結束,醫生建議,監測排卵,備孕。

本月排卵監測5次,期間做了2次宮腔理療和電針灸,真的蠻有效果,內膜長到了0.85A,前幾個月月經12天才0.5左右,吃補佳樂也沒有漲起來,很是鬱悶了一陣。基礎內分泌:月經期,基本正常,雌激素29,距離標準最低值30只差1了,比以往都好。排卵期卵泡2.0那天,都正常。因上月提前排卵,這次從月經期就開始B超監測,監測了N次,13天卵泡2.0,醫生要求驗血,基礎內分泌都在正常範圍內。

驗血檢查基礎內分泌

Lh較低,可能是上升的過程,也可能是下降的過程,總支到達頂峰後24-48小時內排卵(排卵試紙的原理)。因為偏低,醫生要求試紙3小時測一次,測到強陽馬上打針,測不到晚上注射hcg促排,助一把力!

嚴格按照醫生要求13日促排,14日同房(當日有拉絲哦,清澈透明的),15日升溫,16日又一次B超,卵泡2.3(以前監測均1.8左右),B超醫生說已經排了,甚是高興。主治醫生說:排了但是沒排利索,回家同房。我真是沒搞明白沒排利索啥意思。幾個月來一直測,有些心得。本月,B超監測這段時間偏低,15-17天36.8,18-19天36.9,20天37度,21天36.8度,22天開始,正式達到37度以上。

開始試孕,自排卵期開始,醫生就換了保胎的中藥,比條例藥苦。自開始檢查以來,內膜、卵泡、基礎內分泌均為達到過本月的水平,月經質量也有所提高。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有種預感,本月會中,我特別相信我的主治醫師。13天時注射了hcg,特意買了早孕試紙測一下,水印。22天白板,當時心想,等再測到水印時,應該就是好孕了。24天,試紙,很淡很淡的水印。

早孕試紙顯示已經懷孕

測到好孕

25天有一點加深,醫生坐診,原定27天抽血,可我迫不及待跑去醫院抽血了。停經25天,B-Hcg51孕酮26.97雌二醇188。醫生說這麼早就測出來了,娃娃應該不錯,內分泌又降下去了,孕酮需達到40,雌二醇需達到300。回去補激素(hcg,黃體酮,補佳樂),繼續吃中藥,保胎開始。停經30天,B-Hcg689,孕酮40.8雌二醇277,繼續打針吃藥,好好休息,好好保胎。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