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教會你怎麼看早唐篩查報告,學會參考結果數值很重要

早唐篩查主要是檢查胎兒頸後透明膜的厚度來進行排畸,關於檢查報告,要學會看參考結果數值,一般來說其參考結果數值在1-3毫米,如果結果顯示厚度大概在1毫米左右,說明寶寶一切正常,但若是厚度在3毫米以上說明可能出現了畸形,這個時候就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很多人會說不知道怎麼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如何花三分鐘教會你看懂早唐篩查報告。

廈門獨生子女可享受教育補貼

三分鐘教會你看懂早唐篩查報告

唐篩是很重要的一個排畸檢查,在拿到檢查報告之後我們也可以試著解讀一下,其實要看懂早唐篩查報告,瞭解參考結果數值很重要,其次主要看以下這幾個指標:

1、甲胎蛋白

這是胎兒體內的一種特異性的球蛋白,它的作用是維護正常懷孕,保護胎兒不受母體的排斥。AFP在孕中期也就是第6周的時候就會出現,隨著孕周不斷的增長,孕婦媽血液裡面的的AFP含量就會越來越多,在懷孕3周的時候就達到高峰,均值為26.303ng/ml左右。

如果媽媽的血清AFP值平均MOM值為0.7~0.8,可能是出現了唐氏兒

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該指標因人而異,一般產科的醫生會把這些資料和孕婦媽的年紀體重和孕周結合起來計算出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危險度。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MOM值是小於0.25~2.5。

如果孕婦媽的血清HCGb值平均MOM值在2.3~2.4之間,說明是唐氏兒。

3、雌三醇濃度

這是胎盤中主要的雌激素,如果孕婦媽的血清中uE3水平在孕7~9周時開始超過正常懷孕的指標,然後開始慢慢的上升,在孕晚期以後會達到最高峰。

如果孕婦媽的血清中uE3的水平比正常懷孕低於29%,說明就是唐氏兒。

3、21、18三體

正常人的染色體有23對,21、18三體就是胎兒的第21對和第18對,如果染色體比正常的2個多出來1個,那麼這就叫做三體。也就是說2l三體就是唐氏綜合徵。

檢查結果如果顯示低風險即表明患唐氏綜合症的危險比較低,就不用擔心,但如果顯示高風也並不一定是唐氏兒,可以做進一步檢查確定。

唐篩是否過關主要就看上面這幾個指標,一旦上述幾個指標出現了異常,這個時候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明確。

早唐篩查報告的正常指標判斷

對於早唐篩查報告會有一個正常標準值,但是可能有的上面沒有直接明確有沒有問題,這個時候可以去找醫生看,也可以通過這些資料展現自己進行一個基礎的判斷。

1、血清標誌物濃度的MoM值

早唐是AFP和hCG,中唐則是主要是AFP、hCG和uE3。許多孕婦媽看不明白這些資料,其實不要緊,一般來說你並不需要不用過於糾結這些單項的具體數值,醫生會在這個報告單上給出更直接的結論。

2、篩查專案的篩查結果

一般來說是21-三體、18-三體、NTD等的風險率,在這一部分,通常報告單上會直接寫明篩查結果,即低風險還是高風險。如果有些醫院沒有直接給你寫明高風險或是低風險,那你就需要自己根據比值進行判斷了。

這些篩查專案的風險率一般是一個比值,如:1:1500。21-三體綜合徵的風險截斷值是1:270,18-三體綜合徵的為1:350,而1:1500則明顯低於這個比例,則表示患唐氏綜合徵的概率很低,為低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醫院計算的方式都不一樣,所以這些數值標準也不同,可能有的醫院正常值標準是小於1/270,有的則是小於1/380,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的早唐篩查報告屬於臨界風險,這也不代表完全沒有問題,所以還是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比如無創dna檢查或者是羊水穿刺,一般來說羊水穿刺準確率比較高,可以作為最後的診斷標準。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