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為輕型腎炎,病理損害不重,可以嘗試做試管嬰兒,前提條件包括病情穩定兩年以上,停止使用藥物;沒有肉眼血尿及近期反覆的尿路感染;腎炎患者合併的高血壓可以使用藥物達到滿意的控制;腎功能基本正常,在進行試管嬰兒後對於有過腎炎的患者必須動態觀察腎功能、血壓及蛋白尿的情況。
腎炎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由多種免疫介質導致腎臟的固有組織發生炎性改變的過程,通常腎炎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常表現出血尿、水腫以及高血壓等症狀,其感染的原因多種多樣,既可能是因為鏈球菌,也可能是病毒以及寄生蟲導致的,根據其症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急性、慢性、急性間質等,但無論是何種疾病,都和腎小球的功能相關,所以腎炎也被稱為腎小球疾病。
腎炎按照形成原因和臨床表現可以分為六大類,具體的情況如下。
是以急性腎炎綜合徵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其特點為急性起病,患者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並可伴有一過性腎功能不全。多見於鏈球菌感染,而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亦可引起。
簡稱慢性腎炎,係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最終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由於本組疾病的病理型別及病期不同,主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疾病表現呈多樣化。
又稱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腎小管變性為主病理表現的急性腎臟病,腎小球、腎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對較輕。臨床表現為急性腎損傷。常見原因有藥物過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及病因不明等。
是一組以小管萎縮、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纖維化為基本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徵。腎間質損害的機制可涉及遺傳性、免疫相關性、感染性、血液系統疾病、中毒、代謝紊亂、尿流機械梗阻及腎移植排異等多方面因素。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腎小管功能損害及進展性慢性腎衰竭。
簡稱乙肝相關性腎炎,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體後、導致的免疫複合物性腎小球疾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可表現為無症狀性尿檢異常,也可表現為腎病範圍的蛋白尿,可伴不同程度的血尿。腎臟損害病理型別多樣,兒童以膜性腎病常見,成人則可表現為膜增殖性腎炎或膜性腎病。
是指臨床表現為可逆性非少尿型急性腎損傷、病因不明的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臟病理表現為間質水腫和單個核細胞浸潤,但臨床難以確定特異病因者。大多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部分患者經密切監測及動態觀察最終可明確病因。如與慢性活動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有關。
TINU綜合徵是其中的一種特殊型別,病程中出現眼色素膜炎,可於腎臟損害之前(數週),同時或於腎臟損害後(數週至數月)急性發作。常見於兒童、青少年或成年女性。
腎臟和人體內的代償功能息息相關,只有當腎臟損傷到非常厲害的程度時,人才會感到有明顯不適,但這時早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導致腎病不斷惡化。早期發現腎炎,並及時加以治療,是治療腎炎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知道早期腎炎的症狀就十分重要,通常來說患上腎炎往往有五個表現。
腎炎的檢查方法主要是和症狀表現有關,除了去醫院進行正規的檢查之外,還可以在家根據相應的症狀進行排查,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檢查腎炎的方法可能存在很大的誤差,所有有條件的還是要儘早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腎臟對大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腎臟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腎炎的發生,從而導致機體不能夠正常執行。腎炎這種疾病,容易反覆發作,想要遠離腎炎這種疾病帶來的困擾,不僅需要科學的治療,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中,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歸納起來一般有五點。
腎炎分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急性腎炎以兒童多見,也稱為鏈球菌感染後腎炎,表現以血尿、蛋白尿、水腫、一過性氮質血癥等,治療為對症處理為主,如抗感染、護腎、消腫等。慢性腎炎具體治療方案依賴病情輕重,病情較輕,如蛋白尿較少、水腫等症狀輕微、血肌酐較穩定,可以服用中藥以及arb等處理。
當血尿蛋白尿較多(如肉眼血尿或24小時蛋白尿大於一克)、血肌酐急性進展、水腫等症狀較重,需要行腎活檢,明確病理後擬定方案,一般需要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少數患者可以考慮生物製劑治療。
一般來說腎炎是不是遺傳病,但是要看是哪種型別,通常可分為原發性腎炎、繼發性腎炎和遺傳性腎炎。前二者是不會發生遺傳的,但是遺傳性腎炎型別可發生遺傳,這種腎炎比較少見,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就可以通過三代試管嬰兒來進行檢查後代是否患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通過試管嬰兒來生育,其也要注意其條件是否滿足這兩個條件。
腎功能基本正常,在進行試管嬰兒後對於有過腎炎的患者必須動態觀察腎功能、血壓及蛋白尿的情況,同時要嚴密進行隨訪,一旦病情變化需要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