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入盆是分娩的前奏,胎兒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使其身體的位置得到穩固。那麼孕晚期的我們要怎麼才能知道是全入盆還是半入盆呢?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張孕晚期全入盆和半入盆的圖徵,幫助孕晚期的媽媽們做判斷。
全入盆
全入盆是指胎兒先露部已經完全固定,不能再挪動,胎兒體位也不能再恢復到未入盆前的狀態;
胎兒全入盆後的感覺
胎兒全入盆後,孕媽會發現形狀發生變化,肚子就像是一個圓圓的柚子,而且尿頻,好像永遠都尿不完,食慾會增大,假性宮縮頻繁。
半入盆
半入盆是指胎兒的位置還未完全固定,還能挪動,如果是改變體位,也有可能恢復到未入盆狀態的可能;
胎兒半入盆的感覺
孕媽媽們會發現肚子和腹部有點發緊,肚子在往下靠,小腹部也會有下墜感,如有下附感,而且下體有明顯的脹痛、墜脹感,有的時候還有點疼,胎兒半入盆時候的牽制和刺激引起的假性宮縮。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孕媽媽們會在懷孕後期30周以後,胎兒會入盆,但由於每個孕媽媽的體質存在相應的差異性,骨盆內韌帶鬆緊度也不同,所以入盆時間也並不會完全相同。多數情況下在懷孕30周後入盆,但也不排除有部分孕婦在臨產前才會入盆。所以孕媽媽也不用對於入盆的時間過於執著,焦慮。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最終入盆的時間也會存在相應的差距,這是十分正常的情況。
孕肚變化
入盆要經歷淺入盆-半入盆-完全入盆三個過程,短的情況下4-5分鐘完成。長的情況下需要3-4天的時間,且初產婦入盆時間要明顯長於經產婦。
胎兒從腹部下沉到骨盆內的過程中,這時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孕肚的形狀也會隨胎兒位置的移動發生改變。
入盆前的孕肚主要集中在肚臍附近,看起來圓圓的而且比較挺,但入盆後的孕肚明顯感覺到有下垂感,孕肚的形狀也由圓形變成橢圓形,重心向下移動,視覺效果上看彷彿變沉了不少。
身體上的感受變化
入盆前的胎兒在宮內發育,處於胃部和腸道的中間位置,隨著胎兒的逐漸增大,向上會頂著胃部,孕期則會出現反酸、食慾減退、呼吸困難等現象。
寶寶入盆後,孕肚下沉,這時胃部及呼吸都能感受到舒暢,有些孕媽媽在孕晚期入盆後也會食慾大振。
由於孕肚的壓力下沉,這時大部分孕期的媽媽們會感覺有便祕、尿急、尿頻的困擾,這種感受直到分娩後才會結束。
腹部輕微疼痛
許多產婦表示:孕晚期可以明顯感受到胎兒位置下降,期間會伴有不同型別的不適感。輕微墜脹感、腹部發緊甚至輕微的假性宮縮,都是寶寶正在入盆時可能為媽媽帶來的不適。
孕晚期入盆也分全入和半入,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入盆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對此也不用過於焦慮,定期產檢,遵醫囑進行相關檢查即可。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