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新手媽媽對於懷孕血和月經血是分不清楚的,有時候會進行錯誤的判斷。月經是女性特有的,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子宮出血。懷孕期間出血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一般懷孕期間的出血量不多,但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同時還伴有腹痛的情況,此時可能為懷孕出血的情況。那麼,懷孕出血和經期血具體有什麼不同呢?顏色怎麼分辨呢?具體來了解一下吧。
1、原因不同
原因不同主要是由於懷孕出血是屬於一種異常的現象,例假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兩種的原因是不相同的。
2、出血量不同
出血量不同因為懷孕以後出血量可能會比較多,例假出血量是有規律的,兩種情況的出血量是不相同的。
3、規律不同
規律不同主要是因為例假出血是有規律的,而且在每個月都會存在出血的情況,懷孕出血的量比較小,而且是屬於不正常的現象。
1、母體方面情況引起的懷孕期間出血,主要是由於子宮疾病引起的或者由於孕激素缺乏引起的。
2、胚胎本身引起的懷孕期間出血,主要由於胚胎本身問題,如果是這方面的問題,情況是不樂觀的。
3、受到外力刺激引起的懷孕期間出血,因為妊娠中,子宮和腹腔本身會處於充血的狀態,會顯得很脆。有時候即使只是很輕微的刺激或稍微運動,都會引起出血。
姨媽血和早孕血的顏色區別顏色是不同的,出血量也會存在一定差異。
1、色澤區區
姨媽的血是紅色的,而著床出血的顏色是粉色或棕色,正常著床出血不會出現紅色。
2、量的區別
著床出血總是小而微弱;但如果是大姨媽,往往是開始一點點,逐漸變多。而且植入出血一般沒有血塊凝結的現象,但是在月經期間有。
3、週期區別
月經週期通常持續4-7天。開始是少,逐漸增加,然後減少。但著床出血通常是間歇性的,短暫的,一般1-2天就結束了。
4、疼痛的區別
月經和著床出血都可能引起腹痛,但著床出血肯定沒有月經引起的痛經嚴重。如果出血時伴有少量輕微腹痛,且強度沒有增加,則可能意味著著床出血,尤其是液體顏色為粉紅色或褐色時。
1、流產
在胎盤完全形成之前,胚胎著床並不穩定,因此很多因素都可造成流產。當流產發生時,胚胎與子宮壁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分離,分離面的血管一旦破裂,就會造成陰道出血癥狀。根據一項醫學研究統計,超過50%的孕婦可以安然度過懷孕初期出血這一關,成功地繼續妊娠。
2、宮外孕
受精卵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便稱為宮外孕,發生率大約是1%,而其中95%的宮外孕都是發生在輸卵管。由於輸卵管的管壁非常薄,無法供給胚胎足夠的營養,而且逐漸發育的受精卵使輸卵管壁膨脹,會導致管壁破裂,在懷孕7~8周時便會產生不正常陰道出血,甚至有嚴重腹痛或因腹內大量出血而導致休克。
3、葡萄胎
葡萄胎是一種良性絨毛膜疾病,發生率大約是1‰,亞洲國家的發生率較高一些。因為胎盤絨毛滋養細胞異常增生,末端絨毛轉變成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狀似葡萄,因而稱為“葡萄胎”。在懷孕初期會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嚴重孕吐甚至心悸等症狀。
4、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糜爛或子宮頸病變
早孕期出血,很多人往往會忽略子宮頸的問題。子宮頸嚴重發炎導致糜爛,或原本已有子宮頸息肉,很容易因為懷孕後激素的改變而造成表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