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區分猛漲期和脹氣,原來表現真的不一樣

猛漲期主要是在孩子出生後的某一特殊時期或階段會出現的一種病理性表現,如經常哭鬧、脾氣差等。而脹氣一般指孩子攝入過量食物或攝入的食物中含有大量氣體,引起食物消化不良,雖然兩者有一些相似部分,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表現,具體如何區分呢?下面具體來看看。

沖洗黴菌操作不當影響身體健康

區分猛漲期和脹氣的方法

如何正確區分寶寶猛漲期和脹氣可以根據寶寶的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等方面來進一步明確,同時平日裡要注意加強護理。

1.臨床表現

寶寶猛漲期主要是出現體重、身高明顯增長,而且還可能出現食慾增加,不會有其他不適症狀伴隨。但是寶寶腸脹氣臨床表現主要是出現陣發性哭鬧、嘔吐、腹瀉以及腹痛、食慾下降等。

2.體格檢查

寶寶猛漲期體格檢查方面主要是身高以及體重增長速度明顯增加。但是腸脹氣主要是出現腹部膨隆、腹部壓痛等。

3.輔助檢查

寶寶猛漲期輔助檢查很少會出現異常情況,極少部分寶寶可能出現貧血,主要與體格迅速發育有關。但是寶寶腸脹氣進行腹部平片、腹部超聲等檢查,可見腸腔內積氣。

寶寶猛漲期和腸脹氣的不同

一般來說,嬰兒猛漲期和腸脹氣的不同可以分為原因不同、表現不同、治療方法不同等,具體分析如下:

1、表現不同

嬰兒猛漲期的表現有食慾增加、體重增加、腹部微微凸起等。嬰兒腸脹氣的表現有腹部鼓脹、食慾下降、腹壁較硬等。

2、原因不同

嬰兒猛漲期是嬰兒生長髮育的第一個高峰期,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生理現象。嬰兒腸脹氣是指胃腸道內氣體積聚過多的症狀,這是一種病理現象,而引起嬰兒腸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如腹部著涼、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

3、治療方法不同

嬰兒猛漲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適當增加嬰兒的哺乳量即可。嬰兒腸脹氣,家長可以通過按摩、熱敷等方式來幫助嬰兒排出體內積聚的氣體。

寶寶猛漲期和脹氣是否會一起出現

腸脹氣和猛漲期有可能會一起出現。這是由於在猛漲期的寶寶胃口會大增,喝奶吃東西的次數會變頻繁,而這會導致食物不斷的堆積在腸胃中不能第一時間消化,而這就會出現腸脹氣。但是各位孕婦媽也不用過於緊張,對於症狀不嚴重的寶寶,建議從飲食上做一些調整,具體如下:

1、清淡飲食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育,在猛漲期間媽媽們要儘量給寶寶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調整食量

適當地調整食量,不要喂得太多也不要太頻繁,適當的給孩子吃益生菌;

3、多喝水

可以適量的給寶寶多喝一些溫熱的開水,從而促進腸蠕動,緩解寶寶腸脹氣的情況。

總之,不同階段寶寶的猛漲期和脹氣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寶寶猛漲期多數集中於1週歲以內,這也是寶寶快速發育的階段,各位寶媽們不用過度緊張,建議多安撫、多關心,幫助寶寶順利度過猛漲期。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