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屬於一種比較多見的良性腫瘤,形成原因在於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包含部分纖維結締組織,也可以稱作子宮纖維瘤。子官肌瘤的發生,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應該積極治療。那麼子宮肌瘤患者有那些症狀呢?身體會有哪些反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子宮肌瘤!
經量多經期長是子宮肌瘤的早期症狀之一。平時月經正常的女性朋友,如果月經週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及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就應該注意了,有時子宮黏膜下肌瘤即便很小,也可致月經過多,隨肌瘤漸大,經期延長,一旦肌瘤發生壞死潰瘍、感染時,則有持續性或不規則陰道流血或膿血性排液。
2、白帶增多白帶異常增多也可能是子宮肌瘤的早期症狀。肌壁間肌瘤會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並伴有盆腔充血,從而導致白帶增多,另外,懸吊於陰道內的黏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壞死,會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並伴有臭味。
3、腹部包塊有子宮肌瘤時會在腹部摸到一個包塊,質地堅硬,形態不規則。清晨膀胱充盈將子宮推向上方時,更容易摸到。
4、腰痠背痛腹痛、腰痠,下腹墜脹也可為子宮肌瘤早期症狀,但並非特異性。子宮肌瘤患者常出現下腹墜脹,腰痠背痛,當肌瘤蒂扭轉時出現急性腹痛,在妊娠期也會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尿頻排尿障礙當子宮肌瘤較大時,會壓迫鄰近臟器,壓迫膀胱出現尿頻、排尿障礙、尿瀦留等,壓迫輸尿管可致腎盂積水,壓迫直腸可致排便困難等。這些都可能是子宮肌瘤的早期症狀表現。
1、少數子宮肌瘤患者可能會出現下腹墜脹、腰痠背痛等症狀;
2、肌瘤紅色樣變時會有急性下腹痛,且伴有嘔吐、發熱以及腫瘤區域性壓痛;
3、漿膜下肌瘤蒂扭轉可能會有急性腹痛;
4、子宮黏膜下肌瘤由宮腔向外排出時也會引起腹痛。
荷爾蒙水平失衡是子宮肌瘤最重要的發病因素之一。中年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不穩定的波動,長期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會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
2、遺傳因素研究證明,家族中存在肌瘤的患者,本身可能會存在肌瘤的情況。家族中的遺傳因素可能與子宮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生有關。
3、年齡增長發病年齡和生育次數也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有關。子宮肌瘤多見於30~50歲的女性,而且未生育或以往有引產史的女性患此病風險更高。
4、肥胖肥胖也能引起代謝紊亂,致使致孕激素週期性調節嚴重缺乏,進而引起月經週期異常,並直接影響排卵,從而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5、過度焦慮過度焦慮是諸多職場女性的通病。工作節奏比較緊張、壓力過大、家庭不和睦、情感受創以及情緒不佳等,都有可能會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致使子宮肌瘤發生。如果過度焦慮就會發展為抑鬱情緒,甚至還會出現抑鬱症,同時也會促使雌激素分泌量不斷增多,這也是引起子宮肌瘤的重要原因之一。
6、亂吃補品絕大多數女性為了美容養顏,時常吃一些含有類雌激素作用的補品,長期食用就會使得體內雌激素過量。根據研究發現,絕經後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明顯增高。在市面上,女性滋補保健品的種類比較多,建議女性在選擇保健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食用高濃度激素的保健品。
藥物治療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主要適用於有生育需求和肌瘤症狀比較輕的女性,如果客觀上患者不適合或者極其排斥手術的話也能進行藥物治療。在治療前最好是先做刮宮取內膜檢查,這不僅能止血,且還有利於獲得疾病的第一手資料。
2、手術治療治療子宮肌瘤的手術方法有子宮切除術和肌瘤切除術兩種。通常,醫生會向45歲或45歲以下的女性推薦可以保留子宮的肌瘤切除術,因為就算是絕經後,子宮的功能還是會運作5至10年,過早切除子宮的女性極易衰老。而對於子宮切除術來講,醫生主張全部切除。兩種型別的切除手術都存在復發的可能性,子宮肌瘤患者手術後應當定期去醫院複查,避免有新的肌瘤發生。
3、中醫治療中醫治療注重的是患者的內在調理,大多是以活血化瘀、調理肝脾以及清熱解毒為主,從梳理內分泌系統著手有效治療子宮瘤。在喝中藥的同時,子宮肌瘤患者還可以輔以鍼灸、按摩等理療,從而鞏固治療的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受到各種不同因素的干擾,比如工作壓力、家庭事務,有負面情緒很正常,但是患者一定要學會適當放鬆、保持平和的心態。
2、飲食調理通常女性應少進食生冷、肥甘、辛辣以及油膩的食物。可以多進食山楂、油菜、韭菜、茄子、海帶、紫菜、胡蘿蔔以及黑豆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以及疏肝解鬱作用的食物。
3、避孕方式避孕藥一般都是通過抑制排卵,改變子宮頸的黏液,使得精子不容易穿透,或者是改變子宮和輸卵管的活動方式,從而阻礙了受精卵的運送。該類藥物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而這些激素都是子宮肌瘤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