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子宮內膜異位有四種方法,B超顯像檢查是其一

一般情況下,宮頸上皮覆蓋於子宮體腔表面,由於某些因素,使子宮內膜細胞在身體的其它部位生長,就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異位內膜可以侵犯全身的任何部位,如腎臟、輸尿管、膀胱等,其功能隨雌激素水平的改變及月經週期的變化而變化。

跳繩能幫助成熟卵子排出

30-40歲的女性是子宮內膜異位的高發人群,這一現象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因婦科其他疾病進行剖腹探查和仔細對切除的子宮附件進行病理檢查時,可以發現約1/4的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其臨床表現類似於惡性腫瘤,比如種植、侵犯、遠處轉移等,其次盆腔粘連、疼痛、不孕並且有持續性的加重也是比較重要的表現。

子宮內膜異位的症狀

患者及家屬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和體徵各不相同,與月經週期有密切關係,主要症狀為排便不暢、膀胱症狀、月經量多等,其詳情如下:

1、腹部墜脹

患者通常會感覺到腹部墜脹,其主要原因就子宮內膜異位病變的部位,圍繞直腸形成的狹窄者有裡急後重和梗阻症狀,然後導致疼痛難忍;

2、尿頻尿痛

這種這種多見於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會表現出週期性尿頻,尿痛症狀,當侵犯子宮之粘膜時,就會有周期性血尿;

3、月經量大

子宮內膜異位症,常使子宮內膜增厚,經期延長,可能是由於子宮內膜增厚,而多伴隨有卵巢功能失調;

4、痛經

女性在來例假之前、期間以及經期之後,都可能會出現痛經疼痛難忍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選擇臥床休息或者是用藥來止痛。

並且一般而言子宮異位患者會有不孕的情況,盆腔內膜異位則常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從而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導致管腔阻塞,或由於子宮內膜病變影響排卵而導致不孕。

內膜異位症的檢查方法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有繼發性痛經,並有進行性加重,不孕或慢性盆腔痛,盆腔檢查可觸及到與子宮相連的囊性包塊,或盆腔有觸痛性結節,可初步診斷為宮頸癌,但臨床常需藉助以下輔助檢查:

1、B超檢查

在B超檢查中診斷異位囊腫,是一種鑑別異位囊腫的重要方法,可以確定異位囊腫的位置、大小和形狀。骨盆CT和MRI對診斷盆腔子宮異位症有一定價值,但費用昂貴,不推薦作為首選檢查方法。

2、檢測血清CA125值

CA125是一種糖蛋白,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顯增高,危重患者較為明顯,但由於變化範圍較大,臨床上多用於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和疑似深部異位病灶者。

3、腹腔鏡檢查

這是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比較好的方法,通過在腹腔鏡下,可以清楚的看見比較明顯的病灶或者疑病變,只有在腹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直視下才能確定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分期。

子宮內膜異位症多發生在30~40歲的女性,當有繼發性漸進性嚴重痛經時,需要高度懷疑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當患者出現不孕時,做對應的婦科檢查會觀察到子宮略脹大,子宮骶韌帶或子宮頸後壁有結節觸及時,可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

基本資訊來自醫院官網或醫院內公示資訊或醫生本人提供,如有侵權,請按照平臺提供的渠道通知

舉報

相關推薦